李冰斗江神
应劭
秦昭王听田贵之议,遣李冰为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无复水旱之灾,岁大丰熟。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以为妇,不然,为水灾。主者白出钱百万以行聘,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水,径至神祠,上神坐,举酒酹曰:“今得傅九族,江君大神,当见尊颜,相为进酒。”冰先投杯,但澹澹不耗,冰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1],当相助也,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乃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后无复患。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
〔注〕
[1]极:困惫;疲倦。
本篇出自《风俗通义》(又名《风俗通》)。
李冰的故事,古籍多有记述,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云:“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汉书·沟洫志》所记与《史记》大同小异,但于“冰”前添一“李”字。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义》第一次提出李冰治水的年代,即他于秦昭王时为蜀郡郡守。从1974年都江堰所发现的东汉李冰石像来看,此说是可信的。
作为郡守,李冰功绩卓著:他兴修水利,建都江堰,开郫江、检江,令蜀人至今受惠。其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诀:“遇弯截角,逢正轴心”,至今仍是我国水利工作者所尊奉的信条,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于李冰治水过程中所流传的民间故事,除了《风俗通义》所记载的这一则以外,还在《太平御览》《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等中可以检得。其斗法的传说,有所谓斗岷江江神、斗蛟、斗孽龙等。这里所选李冰斗杀江神的故事,展现了这位郡守无私无畏、坚毅果敢、聪明机敏的风采。
李冰的语言是斩钉截铁的:当他听说江神每年要“取童女二人以为妇”,百姓生活得不到安宁和保障时,便毫不犹豫地把一切责任包揽到自己身上。其“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水”的言行,表面看起来似乎冷酷得不近人情,但实际上正表现了他为保护人民而不惜牺牲亲生女儿的献身精神。届时,李冰先礼后兵,与江神相约:“当见尊颜,相为进酒。”在始终等不到江神的音讯后,李冰便向江神宣战:“江君相轻,当相伐耳。”随即拔剑隐身,化为苍牛,与江神苦苦相斗于岸。小说把李冰写成一位善于变化、具有超凡力量的神灵,很自然让我们想起大禹变化为熊,辟山开道、疏治洪水的传说。大凡传说中的古代英雄,多被神化。这种神化,凸显出英雄的完美,寄托着人民美好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写李冰令其主簿出手援助,并提醒南向腰中缠着白色绶带的苍牛才是自己的化身。显示了李冰处事的机智和伏魔的艰苦性。
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所载,由于李冰故事的深入人心,秦时我国已有斗牛的习俗。其间所寄托的人文理想,无疑是相当丰富深邃的。
(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