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张广定女 陈寔
释义

张广定女

陈寔

郡人张广定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年四岁,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冢,上巅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缒[1]之,下此女于冢中,以数月许干饭及水浆与之而舍去。

候世平定,其间三年,广定乃得还乡里。欲收冢中所弃女骨,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冢中,见其父母,犹识之,甚喜。而父母犹初恐其鬼也,入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之从何得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自在冢中,不行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

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

〔注〕

[1]缒(zhuì):用绳索悬挂住往下放。

本篇取自《异闻记》。

亲子爱子乃人之常情,可人在战乱之际,却不得已将年仅四岁的女孩放入古墓之中,这足可以说明战乱给民生造成疾苦之深。然而本篇的笔意却并非在此,其操觚之意在于宣扬道教导引之术的神异。令人称道的是故事采用的叙述手段。

本篇故事叙述上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其一系列悬念手法的运用。首先,从故事的背景开始,作者把一个战乱中即将被父亲不得不忍痛丢弃的四岁女孩的命运推到读者面前。一个四岁的女孩,即将独自一人在墓穴中接受命运的挑战,这是怎样的令人难以想象!所以,作者在交代张广定作出这个决定时的前提是按照女儿必死无疑的结局来考虑的。因为女儿既“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所以只能丢下不管了。而他之所以把女儿放在古冢里是出于保全尸首和多活几天的考虑,并没有寄托能够生还的希望。这样,作者一方面告诉读者女孩必死,同时又拨动读者善良的心灵,使他们期待奇迹的发生。然而奇迹如何发生,就成为读者急于了解下文的引线。

果然,三年战乱之后,张广定回到故里,准备收拾女儿尸首时,发现女儿竟然还活在人间。如果说此前人们的悬念是在女孩的死活的话,那么这时的悬念就变成女孩何以能够在古墓中活上三年。从女孩的嘴里,人们知道她是因为模仿冢角一异物“伸颈吞气”,练导引之术所致。这时,作者已经把故事的主旨大体呈现出来,但这异物为何物,直到张广定“索女所言物”时,人们才将目光投向那角落中的大龟。不免对这道行颇深的怪物产生几分敬意。至此,作者宣扬道教灵异神通之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宁稼雨)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