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放翁钟情前室 周密
释义

放翁钟情前室

周密

陆务观[1]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2]。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3]

实绍兴乙亥岁也。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怅然。

又云: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盖庆元己未岁[4]也。

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5],复有诗。序云: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诗云:

枫叶初丹槲叶黄,

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

回向蒲龛一炷香。

又至开禧乙丑岁[6]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园后属许氏,又为汪之道宅云。

〔注〕

[1]陆务观:即陆游。“务观”为其字。

[2]弗获于其姑:未能获得其婆婆的喜欢。姑,此指唐氏之婆婆。

[3]莫!莫!莫:即罢了、罢了之意。

[4]庆元己未岁: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

[5]绍熙壬子岁: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6]开禧乙丑岁: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

本篇选自《齐东野语》。

陆游与唐琬的情爱历程及婚变遭际为古今情史之一大话题。其事迹于陆游本人诗文集和后人小说、笔记、戏剧中均可见到。而本文所叙唐、陆姻缘始末虽然未必尽属事实,但由于它的写作时间去陆、唐生活时代未远,且于材料的取择颇具灼见,所以是众多的小说、笔记中较为出色的一种。

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多费经营。将叙述的重点集中在陆、唐婚变后彼此的深沉眷恋和刻骨相思上,赋予了文章一种浓郁的悲剧情调。相反,对造成婚变的复杂原因,仅以“弗获于其姑”一句带过,避免了在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上作无谓的纠缠,可谓深得叙事精髓。

本文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匠心独运,使简洁的叙述与诗意的描绘浑然交融,表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众所周知,在陆游诗文集中有相当数量的涉及他与前妻唐琬恋情的诗词,而本文仅取择了最具悲情色彩的几首来传情写意。如陆、唐分离后沈园重逢的《钗头凤》词,上阕中“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精确地概括了天妒红颜厄运和夫妻陌路的惨恻。下阕“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和泪尽以血的生离之恨表达得深切动人;“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则抒发了落花流水、人去楼空的人生幻灭感,对夫妻被迫中道捐弃的悲剧命运表现出无限的悲哀。

诗词的合理运用,还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凄婉的诗意之美,也给全文染上了浓重的感伤情调。沈园题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借曹植《洛神赋》中洛神宓妃“翩若惊鸿”的绝美和凄艳,形容少女时期的唐琬在春波桥上漫步,影照春水的娇羞和矜持。凸显了其脱俗、多情、善感的气质。也许正是这种超俗的禀赋,酿成红颜遭嫉的悲剧命运。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千秋百代道不尽陆、唐风流遭际。

(刘水云)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 13: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