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梁公九谏 佚名
释义

梁公九谏(节选)

佚名

第七谏

则天不豫[1],狄相入阁门问疾。则天曰:“我梦鹦鹉双翅折,其梦如何?”狄相奏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庐陵王乃陛下之双翅也。今皆远贬,遂感此梦。”时武三思在傍,怒发赤色。则天令武士撮出朝门,乃问侍臣曰:“狄相与卿等[2]意何如?”张易之奏曰:“狄相家贫,若多赐金宝,便可策立武三思为储君[3]。”则天遂赏色罗[4]十车、珠金两床、御衣百箱,排于殿前,令武士召狄相入朝。则天曰:“为子逆父,为臣逆君,只缘策立之事,卿每偏执,苦谏于朕,朕甚耻心。卿若不改见前解[5],只这殿前是卿死处;若改见前解,取此赏物。”狄相奏曰:“不然。忆昔太宗大帝在日,经纶[6]四海,勇灭大隋,收王世充,戮窦建德、八十二处草贼,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亲冒矢石,以定天下,皆为后世子孙,可不为李家枝叶[7]。臣意宏道元命[8]先帝临崩之夜,以爱子托陛下,以社稷嘱付大臣。臣今受此赏物,却立外姓,是臣卖却唐家社稷,臣往九泉之下,无面可见高宗大帝。臣惟守直而死,不可邪佞而生。东宫之位,合立庐陵王为储君;若立武三思,的然[9]不当。”

第八谏

则天令武士于殿前置油锅,宣狄相入朝。则天问狄相曰:“若改见前解,则与卿长保富贵;若不改见前解,这殿前油锅是卿死处。”狄相奏曰:“臣当年迈,佐陛下邦国不得,策立之事,便合依从,不合违敕。据臣罪愆,合当万死,容臣征古[10],死亦不迟。”则天曰:“征古之事如何?”狄相奏曰:“征古者,以太子天下根本,本一摇而天下皆动,陛下以一心之欲,轻天下之动哉!且姑之与侄孰近?子之与母更亲。宁学寒蝉洁饥,不学螳螂戏饱;乍立庐陵王而死,不立武三思而生。陛下长如今日,则万事绝言。若也万岁之后[11],将武三思为储君,只将武家宗祖,于太庙享祭,自古宗庙,无祔[12]姑之礼,陛下有何干预[13]?若立庐陵王为储君,陛下万岁之后,四时祭奠无亏。如此,姑之与侄孰近?子之与母孰亲?东宫之位,合庐陵王为储君;立武三思,终当不得。”复前奏曰:“臣既不得策立太子,即以死报先帝,复愿陛下以老臣之言熟思之,以万世无疆之计。”言讫,褰衣大步欲跳入油锅,则天连声叫武士执其裾,曰:“朕从今日起,依卿所奏。”

第九谏

则天因此感悟,遂遣中使往房州,密召庐陵王为嗣。庐陵王引咎韬晦,久处房陵,胜得民情,举留不放。遂佯为放鹰,队仗出城,至于南山,矫衣而入,坐于中宫,外人无有知者。又遣黄门,宣狄相入朝,赐坐于帘外。则天谓曰:“我欲立武三思,群臣无有异议者,唯卿不从,几欲致卿于死地。前日见卿所奏,朕心豁然,方见利害,已依卿所奏,遣使已召庐陵,见到中宫,与卿相见。”命左右褰帘,命庐陵王拜公。公见太子,谓二十余年,不见太子动静,虽杀身成仁,不审大位果能正否?及见太子,呜咽流涕,殒绝于地。则天命左右起之,以手拊公背曰:“岂朕之臣,乃社稷之臣也。”已而顾谓太子曰:“今日国老与汝作天子。”狄相奏曰:“未可。陛下当年贬太子往房州,天下人知,今太子归朝,宰相尚有不知者。还宫无仪,知是谁立?”则天曰:“据国老所见如何得立?”狄相奏曰:“伏请太子往龙门,望降召发亲王宗正[14],相率百官,备礼以迎,便可策立。”则天曰:“依卿所奏。”庐陵王因狄相策立为唐家第四帝,后庙号[15]中宗。

〔注〕

[1]豫:安适。

[2]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卿等,犹言“你们”。

[3]策立:古代取得皇位或确立太子、皇后等都须发布诏策文书,因谓取得皇位、确立太子等为“策立”。储君:被确认为君位的继承者。多指太子。

[4]色罗:彩色的丝织品。

[5]若不改见前解:“见前”,疑作“前见”。

[6]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7]可不为李家枝叶:“李”疑作“武”。

[8]宏道元命:宏同弘,命当为“年”之误。弘道为唐高宗年号,弘道元年,高宗崩。后文“先帝”,即指高宗。

[9]的然:确实。

[10]征古:引征古代之事。

[11]万岁之后:对皇帝去世的敬称。

[12]祔:祭祀,新死者附祭于祖庙之谓。

[13]干预:关涉,关系。

[14]宗正:官名。由皇族担任,掌管皇室亲族的事务。

[15]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梁公九谏》,系宋代话本,著者不详。书成约在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以后,有士礼居刻本。故事叙唐武则天废太子为庐陵王,而欲传位于其侄武三思,后经梁公狄仁杰九次极谏,武则天始感悟,复召还庐陵王,立其为太子。书中所叙,萃取于唐代李邕《狄梁公传》、张《朝野佥载》、李肇《国史补》等笔记史料,略有增衍、润饰。全书共分九段,一段为一谏,反复说明不能传位于武三思的理由。

这里选取的是最后三谏。前六谏,狄公或以人心向背、纲常伦理来劝谏,或借解梦圆梦,仰测天意以儆诫,然皆效果不佳。第七次,狄公又谏,武后竟一改被动局面,以“色罗十车、珠金两床、御衣百箱”来利诱狄公改变主意。孰料狄公丝毫不为利诱所动,反而义正辞严地拒斥道:“臣今受此赏物,却立外姓,是臣卖却唐家社稷……臣惟守直而死,不可邪佞而生。”真可谓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气概凛凛,义无反顾,表现出对唐家天下的无比忠贞。武后听后恼羞成怒,她不信狄公真不畏死,故而令武士支起油锅,威吓狄公。不想,狄公据理力辩之后,竟“褰衣大步欲跳入油锅”,致令武后大惊失色,终于改变了念头。可见,狄公具有何等的胆识和气魄!其一言一行,俱显忠贞无畏的良相风采。

不过,细究起来,狄公能够说服武后,关键还在于他借用了儒家“家天下”的政治理念和宗庙祭祀礼制。所谓“家天下”,就是指一家一姓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这个家族就一直统治下去;而皇位继承则采用嫡长子嗣位的原则。至于宗庙祭祀,当然就只祭自家的宗祖,以此来抬高自己祖先和血统的神圣地位,神化和强化自己的政权,别族之人决然无权享祭。据此,武则天虽然姓武,但她既已嫁给李氏,那就不再属于武家,而是李家之人。所以,狄公反复劝谏武后,李家天下当由李家长子继承,不可另立他姓;若“将武三思为储君,只将武家宗祖于太庙享祭。自古宗庙,无祔姑之礼,陛下有何干预?若立庐陵王为储君,陛下万岁之后,四时祭奠无亏”。结果,武则天顿觉“朕心豁然,方见利害”。于此可见,封建血缘宗法政治的思想观念多么深入人心。

从艺术形式上看,《梁公九谏》基本以人物对话构成,文字朴拙,间用口语。全篇历叙九次进谏,似取鉴于汉人的《七谏》《七发》等辞赋,而语言繁复通俗,又近于敦煌变文,但只有散文的叙述,没有诗赞唱词,也许现存的只是一个删节的简本。

(纪德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