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古意
释义 古意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鉴赏】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写一位勇士的侠骨柔情。首先以“事长征”、“幽燕客”数语,简笔勾勒出一位有志男儿的形象。这位勇士以国事为己任,长年征战在幽燕边庭。他勇猛异常:在战马奔驰之际较量胜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性命当作一回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杀得敌人胆战心惊。他长得也极其粗犷: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又短又硬,显示出边塞男儿的勇猛气概。从事迹到外貌,一个豪迈勇敢、视死如归的勇士形象逐渐生动起来。

这时,作者宕开笔去。因为勇猛的形象已经描述得很充分,再写下去这个人就没有层次感了。“黄云陇底白云飞”,笔锋突然一转,变得飘逸起来。山坡下,北风卷起沙尘滚滚而来,天际白云飞动。笔墨从战场上腾挪开去,却并不唐突,因为大漠开阔苍凉的景色是对英雄的极好衬托。“黄云陇底”,是所见之景;“白云飞”,是缥缈之思。神思摇曳之际,笔触倏然深入征人细腻而多情的内心世界。“未得报恩不得归”仍是承上,表明边塞男儿的精忠报国之心。但“未得”、“不得归”数字,已隐隐透出几许无奈之情。笔锋到此又是一宕,叹归之情戛然而止,说到歌舞娱军的辽东小妇那儿。本来是为了缓解战事间的紧张与疲惫,可是一曲羌笛出塞曲引起的思乡之情,令三军将士为之落泪。诗人以飘逸之景蓦然宕开笔触,从外到内展开壮士的侠骨柔情:他忠心报国,在战场上杀身成仁,绝不退缩,同时他的内心又充满柔情,赤诚的报国之心,深沉的思乡之情,凡此种种,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我们不妨将这首诗和《诗经·小雅》的《采薇》篇对看,可以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既有如《采薇》“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的报国之志、征战之荣;亦有“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的思归之念,就连篇末也同样采取了以乐景写哀的衬托手法。《采薇》结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以乐景写哀,此诗结句亦是壮士在一片歌舞娱情中感伤落泪。“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应是千古以来征人的心声吧。

作者:张春晓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66-6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