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释义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鉴赏】此诗作于五代梁开平四年(910),为韩偓避难闽中之作。它通过描写农村的荒芜、凄凉景象,揭露了唐亡后藩镇军队破坏、洗劫农村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对整个时代的痛心和无奈。

那么,韩偓途中所见的究竟是怎样一幅农村光景图呢?此诗为我们作了大致勾勒:从沙县到龙溪县,沿途村落众多。在过去的盛世年代,百姓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自然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然而,当今乱世之际,由于藩镇军队频繁地前来骚扰和洗劫,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但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劳动,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命也不能得到保障。时间一久,百姓们死的化为尘土,活的避难他乡,以至于千村万落不见一点人烟,仿佛过寒食节一般。既无人烟,自然也不会有鸡鸣犬吠,于是昔日繁荣的这一大片村落就沦为了荒凉的空城与鬼窟,只留下令人厌恶的乌鸦终日哀号。经此人世巨变,孰能无动于衷?

然而,犹有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溪水依旧潺湲流淌,鲜花依旧竞相开放,似乎全然不受时事的影响,真是无情得很。不过,纵使如此,又有什么用呢?夕阳下不再有归家人的歌唱,溪水中不再有戏耍、浣衣的身影,就连争奇斗艳的花朵也不再有人驻足欣赏,只能寂寞地开放,又寂寞地凋落,多么凄清惨淡! 多么了无生趣! 诗中这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实在是用得好极了。记得最善用此二字的杜甫曾写过一首揭露蜀中征戍暴行的《征夫》诗,诗中特别将“空”、“自”二字连用,所谓“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正因朝廷征戍残酷,蜀中不见人,但见山,故曰“自多”。然又有何用? 因没有人,即使有千山也不过是徒然耸立,故又曰“空多”。韩偓此诗与杜诗表达的意绪极为相似,故两字的用法亦深受杜甫的影响。反复曰“自”、曰“空”,归根到底,仍是为了以自然环境的不变反衬农村由繁荣转为荒凉的巨大变化,从而抒发诗人的感伤国事之情。

全诗如实地描写了从沙县到龙溪县沿途农村一派荒芜、萧条的景象,并能于写景之中寄托时事,抒发感慨,因此有画笔与史笔相结合之妙。

作者:余春丽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99-600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