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释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鉴赏】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奉召回京,结果是被分派到南方做刺史,虽然官位提升了,却是被分派到更荒凉的“百越”之地。他们五人在参加政治改革运动时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曾有过“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的愿望。一到柳州,诗人首先做的事就是登上高楼,寻找朋友的处所,希望借高楼来实现“千里目”。然而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眺望到的却只是旷漠空寂的原野。疾风阵阵,荷塘泛起层层水浪,荷花瑟瑟,摇曳不定。骤雨倾盆,不断侵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远远的山岭上,树木重重叠叠,层层遮挡远眺的视线,柳江蜿蜒曲折,千回百转,没有尽头。远望既不可得,作者当然希望可以互通音讯,可是虽同处南方,而“音书”却只能“滞一乡”。那么能否前去拜望?这当然也是作者所期望的,但是陆上是重重的山岭,而江流却曲曲折折,真是山水相阻。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诗人如海天般无边无际的茫茫愁思。

在贬离京城的十多年里,诗人始终处于孤独、悲痛、无奈的心境下。如果说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创作的文章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失望”的痛与恨:“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哭连州凌员外司马》)“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牛赋》)但至少仍抱着一丝希望,“缧囚终老无馀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冉溪》)。虽然“寒英坐销落”,但来年依然有“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的时候。即使“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依然“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里云间翔”(《笼鹰词》)。虽然“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可“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孤松》)。相较而言,此时再度遭贬的诗人几乎已绝望,因此发出“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的感叹。“江流曲似九回肠”之“九回肠”源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肠一日而九回”,想到司马迁所遭受的是何等的痛苦,就应该明白诗人此时凄凉忧愁的心境了。面对秋景,他总是感到“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经历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精神的孤独,再加上这样恶劣、凄清、深沉冷峻的环境,无怪乎诗人会“海天愁思正茫茫”了。

作者:王萍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61-46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