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题大庾岭北驿
释义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鉴赏】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宋之问以谄附张易之兄弟,流放钦州。钦州在今广西,大庾岭是南下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宋之问在大庾岭北边的驿站里题的诗。

首联的阳月,指农历的十月,这个月阳气始生,故称阳月。传说中北雁南飞,至湖南衡山而回。此处的“传闻”,当是另一异说。《唐会要》称:“五岭之外,翔雁不到。”极言五岭之险峻。前四句的诗意,是说十月雁南飞,据传到此岭而回。可我还有漫漫长路要跋涉,翻过了大庾岭去啊,何时才能像大雁一样北返?这四句以叙事抒情为主,有比有兴,一气贯注,为下面诗句情感的延伸作了丰厚的铺垫。

江潮初落,江面上一片静谧,树林深密,谷壑中瘴气郁结。这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与中原风物殊异。岭南自古以来被视作瘴疠之地,罪人至此,就有可能死于是乡。由此,宋之问不禁兴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说:明天早上当我登上了大庾岭头(写诗之时尚未过岭),回头望乡时,我应该能看到岭头那盛开的梅花吧?这句诗实有寓意。南朝梁陆凯在江南,折梅花一枝寄长安友人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宋之问在此暗用陆凯折梅相寄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宋之问人品卑下,本不值得同情。但他的诗中也表现了一些迁客离人悲凉的情绪。唐代罪人多流放岭南,大庾岭也因此成为罪人们南下时的一个重要标志。过了此岭,就是岭南,从此与中原隔绝。这种一岭架隔南北的形势,往往会给被贬者以巨大的心理冲击。宋之问自然也不例外。以迁谪之身,写凄绝之情,诗中有一种凄咽的情感在流动,又在末尾望乡处渲染生情,不粘不脱,含蓄不尽,是宋之问诗中的名作。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9-30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