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杨柳枝词九首(其六)
释义 杨柳枝词九首(其六)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鉴赏】站在唐代的历史支点上,穿越二百年的时空岁月,回望隋代的人事,历史的空漠感从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中向外喷散。

回望隋代,炀帝行宫,说不尽的繁华风流。从长安至江都,遍布奢华的行宫别院,一路杨柳依依,花儿绽放,鸟儿和鸣。炀帝幸游,所到之处,极尽奢华之能事。

行走在汴水边的炀帝行宫,但见数株残柳,似不胜春风的轻轻吹拂。依依杨柳,曾那样引逗人们冶游的兴致,而今,弱柳残照,说不尽的凄凉况味。残柳,一作杨柳,虽仅一字之差,而境界大小有别。杨柳乃自然物事的直白说明,更多时候用以表达春日的和煦,离别的心情。而“残柳”,则把一种萧条之象涵盖其中。从昔日汴水之畔的依依杨柳,到如今的残柳数株,时间衰残了杨柳的生命,更淘洗了沧桑的人事。着一“残”字,则境界全出。几株历经沧桑的弱柳,见证了岁月,也见证了历史。

残柳不胜春风的吹拂,诗人不胜历史的感慨。带着一腔愁绪,诗人在江畔寻觅历史的影踪。时间渐晚,风力稍增,卷起地上散落的絮絮杨花,有如随风起舞的朵朵白雪。杨花与白雪互喻,总是给人以无比形象生动的感受。一代才女谢道韫即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惊叹四座。故事出自《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聪识有才辩……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柳絮与雪花,一样的轻盈美丽,一样的充满了灵性与诗意。但以杨花喻白雪,显示的是春日的生机,以白雪喻杨花,则多了一份恍如冬季的伤感。

带着这种伤感,作别绵绵的柳枝,诗人的心绪随杨花飘飞,穿越了高高的宫墙,去行宫之内“打探”或许还存在着的寥寥人迹。但诗人最终是彻底失望了:“飞入宫墙不见人。”费尽心力,也不见人的影踪。“只‘不见人’三字,写尽故宫黍离之悲,何用多言!”(黄生《唐诗摘钞》)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11-41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