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送友人
释义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薛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性辨慧,娴翰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辛文房《唐才子传》),其才颇为时人称赏。元稹曾以诗寄之曰:“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将她与文君对举,并誉其技压须眉。此首《送友人》正如钟惺《名媛诗归》所赞“缥缈幽秀,绝句一派,为今所难”,涵泳再三,但觉音调曼妙,意境深远,似有秋气拂面,月色照人,而那绵渺的离愁别绪便在秋水与月光之间蜿蜒而来。

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晚景:秋水茫茫,蒹葭带霜,伊人似已乘帆远去,眼前只有那清寒的月色,在苍莽的群山中摇曳出一派凄凉。诗中并未写人,但水边月下分明屹立着一位送行者,她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她的离愁在月光里显得格外沁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的意境似乎在此处复现,但作者改四言为七言,用“霜”、“苍”押韵——七阳部的韵字发音多深远悠扬,易出复沓回环的效果,颇宜唱叹——使音调平稳曼长,与送行者远眺目随时的心情合拍。且增加山、月等意象,使视野变得阔大悠远。这二句景语类似起兴,隐括“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耐人寻味。

第三句直抒胸臆,明明今夕一过,便是千里悬隔,却以“谁言”二字相问,其间交织着征询、无奈、不甘等复杂情绪。似乎人虽远去,还有明月与秋水相共;似乎送行者的心魂已随着离人一道远赴边关;又或者离人的心灵并未走远,还留在水国蒹葭之畔与送行者相伴……种种念想表现得隐约曲折,流露出相思的执着。然而友人此去毕竟是远行边塞,今后相距遥远,梦魂难度。“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那是万里的长风才能飞渡的塞北,羸弱的魂梦该怎生到达呢?更何况自他远去,连离梦都杳杳难寻,更让人情何以堪!

此诗状景化用《诗经》意境,言情曲折空灵,想象出人意表。末句运用“透过一层”的笔法,不言离梦难到塞北,反说离梦杳如塞北,情意蕴藉,令人心折。

作者:王颖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88-38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