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丑奴儿慢 吴文英 |
释义 | 丑奴儿慢 双清楼在钱塘门外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天虚鸣籁,云多易雨,长带秋寒。遥望翠凹,隔江时见,越女低鬟。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还。歌管重城,醉花春梦半香残。乘风邀月,持杯对影,云海人间。 鉴赏 在南宋,以“销金锅子”著称的西子湖,是不少词客们觞咏流连之地。说来也动听,他们是“互相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绣山河,犹生清响”(郑思肖《玉田词题辞》)。可惜的是大好湖山,就在这回肠荡气的玉箫声里断送了。吴文英,就是南宋后期为西湖写出不少词作的一人。 在梦窗所写的西湖词里,这首《丑奴儿慢》,要算是较有深刻的思想性并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一阕。这里,不仅给西湖作了妍丽的写照,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多少人们生活在怎样一个醉生梦死的世界里。 上半片,从雨后风光写起:空濛的雨丝刚才收敛,风儿轻吹,荡漾得帘波花影,晴光撩乱。这一画境,已够浓丽。再以“西子梳妆楼上”“青鸾舞镜”作比拟,染成了异样藻彩。“西子”比西湖的山水,“青鸾舞镜”比西子,是比中之比。上面用了浓笔,“润逼风襟”二句,换用淡笔。它不仅把上文所渲染的雨气山光,一语点醒,而且隐然透示披襟倚阑,此中有人。“天虚鸣籁”三句,锤炼入细,写的是阴雨时节,而给人以秋寒感觉。 下半片扩展到隔江远望,以“低鬟越女”比拟隐约中的隔江山峰。接着把自己所企羡的往还自由的烟沙白鸟,跟沉醉于重城歌管的人们作一对照。在万人如海的王城,这种人不在少数,词人用“醉花春梦半香残”作嘲讽,当头棒喝,发人深省。于是意想突然飞越,自己要乘风邀月,对影高歌,云海即在人间。词人本身高朗的襟抱,跟醉花春梦者流,又来一个对照。 以“七宝楼台”著称的梦窗词,虽然以严妆丽泽取胜,但像这首词,就不是徒眩珠翠而全无国色之美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