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劝农赋 束晳 |
释义 | 劝农赋 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1〕。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尚乎劝农。专一里之权,擅百家之势。及至青幡禁乎游惰〔2〕,田赋度乎顷亩。与夺在已,良薄决口〔3〕。受饶在于肥脯,得力在于美酒〔4〕。若场功毕,租输至,录社长,召闾师,条牒所领,注列名讳〔5〕。则鸡豚争下,壶榼横至〔6〕。遂乃定一以为十,拘五以为二。盖由热啖纡其腹,而杜康咥其胃〔7〕。 注释 〔1〕曹:古时分科办事的官署。 〔2〕青幡:青色的旗子。 〔3〕与夺:定夺,给予。决口:决定于随口所说。 〔4〕受饶、得力:皆指劝农吏受贿。 〔5〕场:打谷场。场功毕:指农事完毕。社长:一社之长,即村长。闾师:周官名,主征六乡赋贡之税者。条牒:公文,指户籍、纳税名册之类。领:掌管。名讳:姓名。 〔6〕榼(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此两句写劝农吏受贿情况。 〔7〕杜康:传说是最早造酒的人。此处指代酒。咥,通“窒”,塞满的意思。 鉴赏 束晳(?—300以后),西晋文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少游国学,博学多闻,详览载籍,文辞雅赡。后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不慕荣利。张华见而奇之,召为掾。转著作佐郎,迁博士,再迁尚书郎。赵王伦辅政,请为记室,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年40卒。著有《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等,遇乱亡失。其余《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文集数十篇,行于世。其赋作有《贫家赋》、《读书赋》、《近游赋》、《劝农赋》、《饼赋》等。 西晋赋作不少,其讽刺小赋和抒情赋作,更可观览。由于司马氏实行门阀制度,世家豪族集团专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政治局势。世风日下,名士维艰,谈玄之风盛行,佛道与儒学并行不悖。与此相应,一些文人墨客则为文作赋,以揭露、讽刺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和人情世态。其艺术上则是热讽而冷嘲,沉痛而谐谑,读之有啼笑皆非的感觉。这种讽刺之风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不仅对讽刺诗文而且对唐后讽赋的发展,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束晳的《劝农赋》并非正面写劝导百姓努力耕作,积极生产,而是对劝农官吏专横跋扈、贪赃枉法和腐化堕落予以深刻揭露、进行讽刺揶揄。文章格调虽不甚高,但其揭露之深刻,嘲讽之尖利,则是难能可贵的。《晋书》本传评为“文颇鄙俗,时人薄之”,是不甚公允的。 文章首先概括地指出,百里之内分区设置官曹,各种治民职司之中只有劝农官吏的差事最好,因为他们有权有势,可以独断专行,横霸乡里。接着便具体揭露他们对农民的残酷欺压。劝农官吏们打着禁止游闲怠惰之人的青色旗帜,对农民进行榨取,不论年景好坏、收成优劣,土地肥瘠,收获多少,全凭口说,关键在于是否供奉劝农官吏以美酒佳肴。 分摊租赋任务的多少,要看农民对劝农官吏们送礼和宴请的丰厚与否而后裁定。束晳所揭露和讽刺的劝农官吏,仅仅是“治民贱职”的小胥吏而已。至于大官僚和世家豪族的贪赃枉法,穷奢极欲,更是可以让人想象得到的了。这便是本文以小见大,以部分代全体写作方法的特点之所在。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