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无将大车 诗经
释义

雅·小雅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1〕

莫把那辆大车推,

祇自尘兮。〔2〕

推车无功自蒙尘。

无思百忧,

莫把忧心事儿想,

祇自疧兮。〔3〕

想也无益自取病。


无将大车,

莫把那辆大车推,

维尘冥冥。〔4〕

推车徒劳扬灰尘。

无思百忧,

莫把忧心事儿想,

不出于颎。〔5〕

翻来覆去想不明。


无将大车,

莫把那辆大车推,

维尘邕兮。〔6〕

推车扬尘漫天飞。

无思百忧,

莫把忧心事儿想,

祇自重兮。〔7〕

想也无用累自身。

注释

〔1〕将:用手推进。

〔2〕祇:只。自尘:使自身蒙上灰尘。

〔3〕疧(qí):忧病。

〔4〕冥冥:昏暗貌。

〔5〕颎(jiǒng):光亮。

〔6〕邕:同“壅”,这里作“遮蔽”解。

〔7〕重:犹言“累”。

鉴赏

对比、兴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定义和界说,论者的见解比较明确,趋于一致,然而一涉及具体作品中比、兴运用的寓意及其作品主题思想的联系,却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本篇即为一著例。此诗首章前两句“无将大车,祇自尘兮”(下二章前两句与此意思相同),前人就有不同的解释。郑玄《笺》云:“鄙事(指将大车)者,贱者之所为也;君子为之,不堪其劳。以喻大夫而进举小人,适自作忧累,故悔之。”此申发《毛诗序》“大夫悔将小人”一义。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小人扶进大车而尘及己,君子扶进小人而病及己也,故以为喻。”认为此诗是用比。朱熹《诗集传》则说是“兴”,云:“此亦引役劳苦而忧思者之作。言将大车而尘污之,思百忧则病及之也。”因讥《毛诗序》“不识兴体,而误以为比也”(《诗序辩说》)。朱熹之说在近现代较有影响,有学者认为此诗系“劳者歌其事”之作,盖本其说。依朱熹的理解,此诗的“将大车”和“思百忧”当是叙写平列的两事,姚际恒《诗经通论》驳之曰:“若是则为赋,何云兴乎?”然观其章法文意,前两句言“将大车则尘污之”与后两句言“思百忧则病及之”,文虽平列,义实有主从之分。诗人所歌并非“将大车”其事,只不过借此以明思忧自病这层意思,章旨在后两句,前两句乃是作为这一抽象旨意的一种具体形象的说明而已。

按比、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前人所谓“兴而比”“比而兴”的情况,在《诗经》的创作实际中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比、兴可视为一体,混同无别。一般说来,兴是触物以起情。这种由外物触发诗人感情的思维活动,大都是具有直觉感性性质的形象思维,不必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比,是比方于物,借物为比,诗人已有某种思想情感借另一种有相类似特征的事物拟状表述出来。而这种“借物”的思维活动本身就含有“理性的思索”。《汉广》有章前四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上下者有“不可”两字,与本篇“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章法略同。但《汉广》篇诗人对“汉有游女”的恋慕深情,当是由“南有乔木”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的,是触物起情。休于“乔木”和追求“游女”本身无必然联系,它们在诗中通过诗人的感情为纽带产生了一种意蕴丰美、具有某种暗示性的特殊联系。从其表现手法的主要特征而论,还是应当属于“兴”。《无将大车》这四句意思的表达,则有不同,诗人似是先有“思百忧则自疧”这一想法,然后再借“将大车而自尘”这一事物形象地表述出来。诗人未必亲见“将大车而起尘”这一具体事物,然后感其事而生思,即便诗人亲见其事,但在诗中所描绘的并非事件的本身情形,而是“无将大车,祇自尘兮”这种带劝诫意味的告谕,明显是经过所谓“理性的思索安排”的。它与《汉广》的表达形式在性质上有显而易见的区别。因此,郑玄、王先谦说《无将大车》篇是用比喻,应当是确切的,尽管他们对这一喻意的诠释迂曲难通,使人感到十分牵强附会。

明白了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全篇意思就很清楚了。诗中“将大车”一喻,含义并不复杂。大车,是古时一种“平地任载”的牛车,倘若不用牛来拉而用人力去推,不管任何人,或“小人”,或“君子”去推,都将是徒劳无功的,岂但徒劳,而且会弄得自身满是尘垢。其喻义显然在奉劝人们不要去干那些力所不能及的蠢事。在诗人看来,“思百忧”就同“将大车”一样,都是徒劳无益反自寻病累的愚蠢行为,既然如此,那与其作茧自缚地纠缠于“百忧”之中,倒不如从中超脱出来,无思大虑,落得个自在逍遥。诗中所说的“百忧”,指的是感时伤世之忧,是遭际坎坷落魄之忧,还是百年身世之忧等等,语焉不详;诗人作为此篇是自宽自解,还是奉劝他人之言,亦觉模棱两可。但这种语意的含混和模棱两可,并不会影响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反能调动读者的想象。然诗中反复提到“百忧”,似乎又在暗示其忧之深重。观诗人之言,颇似达观,“乐天知命”;复又觉得有点无可奈何,“听天由命”,全诗一意演为三章,且首尾两章隔句用一“兮”字,长吁短叹,又像有难言之隐。方玉润寻其言外之旨云:“(诗人)故作此旷达,聊以自遣之词,亦极无聊时也”(《诗经原始》),是耶?非耶?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