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商调·金梧桐】遣怀 郑若庸
释义

南【商调·金梧桐】

遣怀

郑若庸

【南商调·金梧桐】香醪为解愁,酒醒愁依旧。斜月残灯,正是愁时候。愁凭酒破除,酒被愁迤逗。酒力无多,酒去愁还又,愁深酒薄难禁受。

【东瓯令】花凝恨,柳含羞,花柳伤春人病酒。莺啼燕语清明候,全不管人憔瘦。残云剩雨两悠悠,遮断晚妆楼。

【大圣乐】桃源洞花事都收,许刘郎重到否?啼痕湿透春衫袖,伤白傅,恼江州。我这里瑶琴罢却求鸾奏,恰正是红叶谁人寄御沟?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解三酲】忘不了共携纤手,忘不了东园秉烛游,忘不了同心带结鸳鸯扣,忘不了罗袜双钩,忘不了香囊杂彩亲挑绣,忘不了百宝珍珠络臂韝。闲穷究,把娇欢美爱,尽付东流。

【尾声】好姻缘还成就,绣帏锦帐共绸缪,月底新诗再和酬。

注释

〔1〕此生卒年按徐朔方先生的说法。

鉴赏

在此套曲中,作者借男女离别愁怨之口吻,抒泄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

在首支曲子中,作者连用六个“酒”字开篇点题——忧愁满怀,难以消解。本想借酒消愁,谁知“酒醒愁依旧”。“斜月残灯”的设景,更是增添了愁情绪,淡淡薄酒已难解心中的深愁。〔东瓯令〕中,作者笔锋一转,选取了“花”“柳”“莺”“燕”“残云”“剩雨”等意象抒写自己的愁闷情怀。在春天,“花”“柳”“莺”“燕”本应为积极情绪的象征物,可这里的“花凝恨,柳含羞”全为“伤春”之景况,“莺啼燕语”全不了解伤心人的闷苦,全然是一种伤感情怀的抒发。“残云剩雨”遮断了梳妆的阁楼,更是增添了愁绪。接着〔大圣乐〕,整支曲中多处用典:用桃源洞刘晨、阮肇遇仙之事,表达了自己渴求“仙机”的心情;用“江州司马”之典,表达了即使“衫袖湿透”,也无以解脱自己心中苦痛的情感;接着,作者借用“红叶题诗”之事,表达了自己“瑶琴罢”,无处觅知音的苦闷心情;“阳台”欢会的故事虽是梦境,说起来已是那么遥远,可要追寻其踪迹来,倒是有点似无若有的感觉。这里,作者在抒写烦闷情怀的同时,婉曲地表露出了自己渴望寻求入世机会的心情。

〔解三酲〕中,作者用了六个“忘不了”排比句,以排山倒海之势,记写过去的事事、物物,重在凸显难忘其人。越是美好的,越难以忘怀。从另一角度讲来,也进一步增添了自己的愁绪。想念而不得,愁苦更难解。最终,作者以无奈的口吻说“闲穷究”,那些“娇欢美爱”不正像日夜不息的东流水那样去而不返吗?其实,这里的“尽付东流”更是说明作者的愁绪绵绵不止,与日更浓。〔尾声〕部分,作者连用“成就”“共绸缪”“和酬”三个短语,写出了自己没有灰心,仍对未来充满了期望的心态。

综观全套曲作,作者明写自己情爱式的愁闷,其实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情怀,以及渴望被伯乐所识的期盼心情。语句雅俗并用,用典恰切,情感委婉、含蓄,值得玩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