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商调·金络索】马上遣兴 赵对澂
释义

南【商调·金络索】

马上遣兴

赵对澂

春从别后抛,人在天涯老。满路黄沙,不住的鸺鹠叫。斜阳上树梢,晚风号,搅乱情怀千万条。说甚么十年梦断邯郸道〔1〕,只今日老大愁经豫让桥。情丝套,几时碎却倩钢刀?尽著他曲唱红幺〔2〕,泪滴青袍〔3〕,只自按伊凉调〔4〕

注释

〔1〕 邯郸道:典出唐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翁以枕授生,生入梦,历数十年富贵繁华。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2〕 红幺:指红牙板,多用红色檀木制成,于唱歌时打拍子用。

〔3〕 泪滴青袍: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 伊凉调:指《伊州调》《凉州调》两曲调,皆悲壮激昂。

鉴赏

这首〔金络索〕《马上遣兴》是一首极有韵味的即景抒情小令。整首曲子都在倾吐一种不得志的郁闷和孤旷,颇有元人散曲故作旷放语的味道。

全曲前半部分用点染法,描绘了一幅类似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图景。第一句点题,写自己羁旅天涯、春光空负年华虚度;之后用“黄沙”“鸺鹠叫”“斜阳”“晚风”众意象来皴染当时的羁旅心情,这些纷乱的、最易触动游子情怀的事物一下子都扑入曲作者的心中,“搅乱情怀千万条”,不由得心中生出许多悲慨来。“搅乱”一句还可以从拟喻的角度来看:那晚风搅动起的树枝——极可能是柳枝——千万条纠结在一起,被搅乱的情怀也似这般纠结。这一句唤起后半部分的抒情。“十年梦断邯郸道”一句将唐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与唐沈既济《枕中记》中卢生的黄粱一梦融合得天衣无缝,强化作者对仕途繁华之虚无的觉悟,但却又在前面冠以“说甚么”这种否定揶揄的字眼,使这种压抑的情感撕破伪装宣泄出来。而这宣泄的契机仅仅是因为今日偶经豫让桥,又想起了豫让当年的一幕。豫让是春秋末战国初的刺客,曾事晋范氏及中行氏,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赵襄子与韩、魏灭智伯,豫让感知遇之恩,漆身为癞子,灭须去眉,以变其容,吞炭为哑,以变其音,谋刺襄子,为智伯报仇,事泄自杀。曲作者在此处用此典是为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和牢骚。

“情丝套,几时碎却倩钢刀?”极写愁苦之深,只恐怕得用钢刀才能碎却这百结的愁网;这又是问句,又是“几时”,意指自己此刻无法排遣,于是便有了下文“自按伊凉调”,自己弹唱悲慨之歌以自遣了。曲作者又把这种自遣写得很悲凉放旷,他的境遇和柳永、白居易相似,柳白尚有人安慰,但他却什么都没有,没有安慰。“尽著他”一词看似放旷,背后却都透出了更深的悲凉。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