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台体 |
释义 |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独守春闺的妇女思念丈夫的思妇闺怨诗。人在寂寞烦忧之时,常常要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诗中通过捕捉女性的外部动作和内心细腻的心理感受,把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婉约缠绵、幽怨感伤写得悠长含蓄,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诗人都未作说明,但从思妇的心理独白中,通过“裙带解”、“蟢子飞”等不一般人不注意的小事,确见女主人公心灵上荡起无法平静的涟漪,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句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寝不安枕,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第二天,晨曦临窗,正又看到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飘舞若飞。“蟢子飞”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之预兆。“蟢”者,“喜”也。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祥兆迭连出现,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女主人公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藁砧是锄草的工具,藁指稻草,砧即砧板,有藁有砧却无锄草刀——铁。“铁”谐音“夫”,后因以藁砧为妇女对丈夫的隐称。女主人公迫不及待地催促自己赶紧严妆打扮一番,来迎接思念已久的丈夫。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此诗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权德舆此首,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作者:李晶晶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33-334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