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谷园 |
释义 |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鉴赏】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杜牧的咏史绝句,虽好为翻案文章,却能力避窠臼,别出心裁,自成高格,正可谓“用意隐然,最为得体”(吴乔《围炉诗话》)。 金谷,在河南洛阳市西北,西晋巨富石崇在此筑园,故名金谷园。史载,金谷园极奢丽,内藏奇珍异宝,后世被喻为豪奢享乐之地。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爱妾绿珠,美艳聪明,擅长歌舞,权臣孙秀想纳之,石崇拒之,并说:“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孙秀怒而假托圣旨,逮捕石崇。石崇临行时,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哭曰:“当效死于官前。”遂坠楼殉情。 关于绿珠坠楼之事,一直是魏晋至隋唐诗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其中著名的诗句有“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庾肩吾《石崇金谷妓诗》),“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乔知之《绿珠篇》),“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白居易《洛中春感》)。凭吊之余,后世诗人不断表达对这位绝色美人殉情而死、青春凋零的伤感与惆怅。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一、二句写金谷园之荒芜凄凉。诗人踏足金谷园遗址,遥想起当年的繁华秾丽,不免触景生情,有感而思。当年的繁华已经消逝殆尽,那些踏着“香尘”而来的美女,如今又在何方?繁华落尽之处,只有那金谷水依然潺潺而流,只有那园中的绿草依旧萋萋。此处“无情”二字,看似在责怪流水之无情势利,实则在感叹历史之变幻沧桑,在今昔的强烈对比中,诗人充分领略到了风景不殊而人事有异的伤感悲凉。 三、四句则因景生情,景中寓情。日暮时分,诗人遐想之余,突然聆听到啼鸟的悲鸣。它们在哀怨些什么呢?难道是怨东风让落花满地吗?残阳斜照,春风拂过,落英缤纷,本是人间自然景象,作者却借啼鸟对东风的哀怨,来寄托作者对“落花”凋零的伤感。此处之“落花”,既指金谷园之落花,更指曾在此处殉情而死的“坠楼人”。在此,作者以含蓄沉郁之笔,表达对“坠楼人”绿珠的深切缅怀、怜惜与哀悼。伤感之余,人们不免会掩卷沉思:导致绿珠坠楼悲剧的“凶手”是谁?绿珠为石崇而死,是否值得呢?这或许正是本诗“喻意精切”、意味隽永之高妙所在。 关于此诗,后人向来评价甚高。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云:“前三句景中有情,皆含凭吊苍凉之思。四句以花喻人,以‘落花’喻‘坠楼人’,伤春感昔,即物兴怀,是人是花,合成一凄迷之境。”清人宋顾乐亦曰:“落句意外神妙,悠然不尽。”(《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卷七)本诗之所以传诵一时,其精妙之处,正在于其构思精妙而又意蕴隽永。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94-395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