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陵图 |
释义 |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鉴赏】此诗《全唐诗》题作《台城》,《金陵图》为题的是另外一首诗:“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从这两首诗的内容来看,《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这首题作《台城》无疑更恰当。台城,一名苑城,旧为六朝台省和宫殿所在,曾是天下最繁华之处。然而,待到诗人韦庄登临之时,却早已是今非昔比,一片荒芜了。韦庄生当唐亡前夕,抚今追昔,不免生出许多感伤情绪。 首句即从美好的江南春景写起。诗人登上台城,放眼望去,只见丝雨无边,春草茂盛,万物都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置身其间,连带诗人自己的意识也变得恍惚起来了:一切都如此梦幻,大概六朝也不曾存在过吧?它们的兴废存亡恐怕只是梦境一场吧?如果不是梦境,何以台城的春色历经变迁却依旧美丽如故呢?这一念头在诗人的脑海中长久盘桓,以至于诗人回过神来,想到六朝的所有过往竟在短短的三百年间灰飞烟灭,只剩下不解人事的鸟儿独自啼叫,故不由自主地产生“三百年间同晓梦”(李商隐《咏史》)之感。此处“鸟空啼”的“空”字,出自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鸟儿空作啼叫,无人倾听、欣赏;二是再悦耳动听的啼叫也挽留不了逝去的历史。短短三字,却蕴含了深刻的物是人非、人世沧桑之感。 在诗人看来,非但鸟儿不解人意,台城的杨柳更是无情。它们不管世事的兴衰更迭,也不管人间的苦痛悲哀,依旧年年自绿,欣欣向荣,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上随风飘曳。薄情至此已教人生厌,更可恨的是,它们竟然还不了解诗人的心事,故意让凭吊历史遗迹的他遥想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引起昔盛今衰的无限感伤与怅惘,无怪乎要招致诗人的迁怒了。事实上,这种迁怒是诗人苦闷不得发泄的特殊表现。他之所以责怪杨柳无情,正在于自己的多情与伤心。对于身处末世的诗人来说,唐朝的衰败覆灭已是大势所趋,自己虽有心挽救却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六朝的历史再次重演,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 此诗在艺术构思上颇有特色。虽是凭吊古迹,却不对古迹作正面描绘,也不直接抒发哀悼之情,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渲染氛围,寄寓言外之意,故读起来韵味隽永。全诗虽凭吊古迹,意多伤感,然而主旨却不为怀古而怀古,而是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伤今之意,表达对于唐朝衰亡的强烈哀悼,具有感染人心的艺术力量。 作者:余春丽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07-408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