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虢国夫人 李隐
释义

虢国夫人

[唐]李 隐

长安有一贫僧,衣甚褴褛,卖一小猿,会人言,可以驱使。虢国夫人闻之,遽[1] 命僧至宅。僧既至,夫人见之,问其由。僧曰:“本住西蜀,居山二十余年,偶群猿过,遗下此小猿,怜悯收养。才半载以来,此小猿识人意,又会人言语,随指顾,无不应人使用,实不异一弟子耳!僧今咋[2] 至城郭,资用颇乏,无计保借[3] 得此小猿,故鬻之于市。”夫人曰:“今与僧束帛,可留此猿,我当养之。”僧乃感谢,留猿而去。

其小猿旦夕在夫人左右,夫人甚爱怜之。后半载,杨贵妃遗夫人芝草,夫人唤小猿令看玩,小猿对夫人面前倒地,化为一小儿,容貌端妍,年可十四五。夫人甚怪,呵而问之,小儿曰:“我本姓袁,卖我僧昔在蜀山中。我偶随父入山采药,居林下三年。我父常以药苗啖我,忽一日,自不觉变身为猿,我父惧而弃我,所以被此僧收养,而至于夫人宅。我虽前日口不能言,我心中之事,略不遗忘也。自受恩育,甚欲述怀抱[4] 于夫人,恨不能言,每至深夜,唯自泣下。今不期却变人身,即不测尊意如何?”夫人奇之,遂命衣以锦衣,侍从随后,常秘密其事。又三年,小儿容貌甚美,贵妃曾屡顾之。复恐人见夺,因不令出,别安[5] 于小室。小儿唯嗜药物,夫人以侍婢常供饲药食。忽一日,小儿与此侍婢俱化为猿。夫人怪异,令人射杀之,其小儿乃木人耳!

——《大唐奇事》


【赏析】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二姐,嫁裴家,却与堂兄杨国忠私通,两人公然并骑入朝,人家背地里叫杨国忠为雄狐。马嵬之变时,与杨国忠一同被杀。她的丑事,唐人诗中屡有讽咏,如杜甫《丽人行》等。

杨贵妃父亲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杨国忠又曾在蜀中从军。本篇中写那个僧人自称“本住西蜀”,这只小猿就是从蜀中带来,可能也有所隐射。

杨贵妃受宠时,朝野对杨门的弄权祸国,已经很愤慨,杨门覆灭后,有关他们的丑闻流传更多。这篇故事在选入《太平广记》时被列入精怪类。从故事看,固然是志怪,实际上还是在揭露虢国夫人的隐私,只是写得很隐约,但稍加体味,便不难窥见作者的意图。如初写小猿极受夫人爱怜,杨贵妃还赠以灵芝草,后来却化为年约十四五岁的小儿,而且容貌美好。这里所谓小儿,即是少年之意。少年将其来历据实告诉后,虢国夫人便让他穿上锦衣,那就是将他当作宠儿了。

接下来的一段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冶情如见,作者的用意也更为明显。

最后,“小儿与此侍婢俱化为猿”,而这时少年已十七八岁。虢国夫人感到奇怪,就令人射杀,这可能是出于妒忌之故。末句说小儿乃“木人”,不知是否影射“杨”字。

马嵬之变后,凡是写到虢国夫人的诗文,都含有讽刺或谴责意味,对她都极鄙薄,这个女人实在太丑恶了。

当然,也不能机械地将这一故事看作是在讽喻二杨之间的隐秘。例如杨国忠就不是一个少年,虢国夫人更不会伤害他。故事本身原出于虚构,作者意在泄愤,故虚中有实,此“实”便是虢国夫人为人轻浮狠辣,这一点并没有冤枉她。

(金性尧)

注 释

[1].遽:立即。

[2].咋:乍。

[3].借:当是“惜”字之误。

[4].怀抱:犹言心事。

[5].安:安置。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