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狐伏妖 李庆辰
释义

狐 伏 妖

[清]李庆辰

刘生者,直隶[1] 人。传者忘其何县。就完县[2] 集镇盐馆,其居邻俱农家。

刘偶步村外,见有一女子,青衫素裙,其貌袅娜,发绾高髻,顶飐绒球,红艳灼灼。怪其不类农家女,因向前试排[3] 以言。女殊不腼腆,娓娓清谈,自云:“幼无父母,寄养外家[4] 。不图妗子[5] 虐遇,思得一善地避之。奈闺中幼弱,谁肯相假者?”刘云:“仆盐厂后院,有屋二楹[6] ,可以隐匿。昼则闭卿于室中,夜则与仆同榻。有一役,本村人,每晚遣其归家,我辈无所忌焉。待予还乡,从吾可也。”女悦其计。刘急告以门径所向,女云:“奴知之。”

至晚,刘先遣役去,而女果至,遂与寝处。肤白如玉,肌腻如脂,惊为奇遇。如是二三日,偶为役所遇。仓猝间,刘颇窘,而女殊坦然,役若未之见;心怪之。转思二三日未闻女言饥渴,未见女出便,旋益疑。苦诘之,女始言为仙。刘溺之,情倍笃。

未几病作,居停[7] 遣归其家。女随至,家人俱未睹。刘托言养静,独居一室,渐渐惫不能起。

有刘之表戚王某,无业游手,性复贪暴,恒寄宿于其家,无钱赌博,辄掠财物。刘厌之,未能绝也。偶为友人邀去,往山中收粮。闲游旷野,见石窟中卧一物,似猫而巨,毛毳[8] 光泽可爱。近前抚之,物酣睡未醒。抱之归,缚以绳。物醒,作人语曰:“予天狐也,其事甚忙。偶贪杯酒,误为尔获。速释我,不然,两俱无益。”曰:“闻狐仙善能致财,厚赠我,则释之。”狐曰:“我不敢妄以福泽加人,请与君结为昆弟。有急事,呼我即至,代君分忧。此即所以报厚德也。”曰:“子休矣!尔出没不测,我何处寻尔?”曰:“我好酒,汝以酒一壶、香一炷祷之,我即至。不汝诳也。”王慨然释之,转瞬不见。

次日,王设香酒,如法祈请。飘然自空堕,则白须老叟也,问:“何事见召?”王曰:“无事,特试之耳。”叟曰:“仆奉天职,公务颇繁,殊无暇逸。无要事,切勿妄渎!”拂袖遂去。

王诣刘家,见刘憔悴,询其家人。云:“巫医乏术,旦夕人也!”因泣下。王慨然曰:“予有盟兄,可生之。”众拜求救,拟以车迓。王曰:“彼天上神也,何以车为。”嘱众设香案。王举酒拜祷,叟果至,引至病所。叟云:“易耳,尔辈俱回避,惟吾与病者在室,则可除其患。”王问:“是何妙术,而禁人窥视?”叟曰:“无他,恐君胆怯也。如必欲看,亦无妨,但无庸惊怪耳。”王诺之。

叟持利剑作法。旋见室中风起,从承尘[9] 上出一黑蟒,身粗如梁,顶赤色如丹砂,遍身鳞甲,黑亮如漆,蜿蜒蟠屋内几满。叟出,跃登檐端。蟒从窗棂中探身出其首,仰望檐际,似甚恐惧。叟曰:“尔数百年功力,奈何忽起尘念?戕人误己,遽遭天谴,岂不可惜?吾念尔修炼非易,姑释汝命。速往山洞中服气炼形,以求正果。如再蹈尘障,定不汝活!”蟒点首垂泪,驾风而去。

叟自檐下,视病者曰:“少年无知,几遭大祸,焉有邂逅相遇,而成佳耦者?”赠以药,出门不见。刘服药后,健壮如初。

醉茶子曰:邂逅相遇,遂成嘉耦,而几乎以此杀身。轻佻有何益哉?昔人云:“天下之至便宜者,必有不便宜在。”其此之谓乎?

——《醉茶志怪》


【赏析】

本篇叙述了一个幻化成美女媚人,使受害者生命垂危的蛇魅,最后终于被狐仙降服的故事,从而告诫青年人,不要和萍水相逢的异性发生不正当的关系,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蛇为祟,第二层次写人降狐,第三个层次写狐伏妖。

先看第一个层次:蛇为祟。

刘生供职的地方,其周围都是农家。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在村外见到一个“其貌袅娜”,穿着打扮不像农家女的年轻女子。惊讶之余他用调笑的言辞去挑逗这位时髦女郎。古代的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大多腼腆羞涩,哪知这位女郎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反而用娓娓动听的语言与刘生搭讪起来,并编造了一套孤苦无依的身世。刘生听后,表面上应允女郎“隐匿”到他栖宿的盐厂后院中去,实际上却附加了苛刻的条件:夜里要女郎伴他同枕共眠。晚上,女郎果然如约而至,并在枕席上为刘生提供“性服务”,使刘生“惊为奇遇”。这是他第二次对女郎的行为感到奇怪,却没有产生疑虑。直到女郎的能隐身、无饥渴等举止第三次使刘生感到奇怪时,他才“苦诘之”。由于刘生对女郎的情欲“溺之”甚,因此女郎只需略作掩饰——说自己是仙女下凡——刘生便信以为真,并且执迷不悟,与蛇魅“情倍笃”。岂料好景不长,过不多久,刘生便染疴在身;东家打发他束装回家,女郎也紧随不舍。最后,刘生终于缠绵病榻,“惫不能起”。

再看第二个层次:人降狐。

作者运用了“话分两头”、“按下不表”的叙述手法,另起情节线索,写刘生的表戚王某,在一个偶然的机缘里逮到了一只“似猫而巨”的动物,哪知这却是一个会“作人语”的“天狐”。王某释放了天狐,天狐与王某结为昆弟,并应允王某若“有急事呼唤”,即应召而至。

最后,看第三个层次:狐伏妖。

这时,刘生已病入膏肓,成了旦夕之间就会命赴阴曹的危症病人。王某过去长期寄宿在刘家,又因为赌博偷过刘家的钱财,因此被刘家“厌之”,这一次正是王某在刘生家人面前“露一手”的机会,于是他便“慨然”说:我的结拜兄弟能救活刘生。“慨然”两字,把王某洋洋自得的神态描画得入木三分。

狐伏妖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天狐手持宝剑作起法来,只见病室中飞起一阵旋风,顷刻间从承尘上窜出一条巨大的黑色蟒蛇,它足足有房梁那般粗,遍身长满了黑漆一般光亮的鳞甲,头部血一样地红,它瘫软在地,蜿蜒盘曲着,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据了整个病室。天狐轻轻一跃,登上屋檐。巨蟒从窗棂之中探出头来,仰望着屋檐,显得十分害怕……最后,天狐终于赦免了它,“蟒点首垂泪,驾风而去”。

全文层次分明,情节曲折生动,在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中,揭示了人、妖、仙之间的一个怪圈:妖精害人,人降狐仙,狐仙伏妖。只要人始终争取主动,不为妖所迷惑,就能既降仙又伏妖,成为宇宙的主宰。

(储有明)

注 释

[1].直隶:今河北一带。

[2].完县:今属河北省。

[3].排:排谴,调笑。

[4].外家:外公外婆家。

[5].妗子:舅母。

[6].楹:屋一间为一楹。

[7].居停:原指栖止、歇足之所,后也称租寓之所为居停。借代指称房东。

[8].毳:鸟兽的细毛。

[9].承尘:悬挂在床上承接尘土的小帐幕。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