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杜兰香 干宝
释义

杜兰香

干宝

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1]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2]张传。传年十七。望见其车在门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从!”传先名改硕。硕呼女前视,可十六七,说事邈然久远。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钿车[3]青牛,上饮食皆备。作诗曰:

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

众女侍羽仪[4],不出墉宫[5]外。

飘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

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至其年八月旦,复来,作诗曰:

逍遥云汉间,呼吸发九嶷[6]

流汝不稽路,弱水[7]何不之。

出薯蓣子[8]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温。”硕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硕食尽。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大岁[9]东方卯[10],当还求君。”兰香降时,硕问:“祷祀何如?”香曰:“消魔[11]自可愈疾,淫祀无益。”香以药为消魔。

〔注〕

[1]南康:郡名,在今江西省于都县境。

[2]诣:前往。

[3]钿车:饰以金花之车。

[4]羽仪:仪仗中以羽毛装饰成的旌旗之类。

[5]墉(yōnɡ)宫:神仙所居之地。

[6]九嶷:山名,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

[7]弱水:古水名,诸籍记载不一。

[8]薯蓣子:山药。

[9]大岁:当作“太岁”,星名,木星。古时视为岁星,配上干支及方位纪年。

[10]卯:十二时辰之一,五时至七时。

[11]消魔:或作消摩,即道教导引按摩之意,又指药。

此篇选自《搜神记》,写人仙之恋。

人仙之恋,多半充满令人艳羡的诗情画意。本篇仙女杜兰香两次来见张硕,都吟诗作歌。不过,篇中仙家居高临下的意味似乎重了一些。起初丫环的“可不敬从”就有一种不容置疑甚至强加于人的傲慢;后来杜兰香诗中唱出“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劝诱中带威胁,也是使人不快的吧?张硕算是知趣,所以最后得到了三块山药。

作为爱情小说,本篇显然遗憾甚多。初会有些突兀,再聚也未见甜蜜。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心态俱未触及。也许,作者的本意只是要显示仙人仙品,所以才忽略人情的表现。不过,仅就宣扬道教而言,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结尾提到的山药,仙女称之为“消魔”,且大作广告,说是食之可以不畏风波、辟寒温、愈疾。因为没有写下去,是否灵验,读者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山药是好东西,这是没有问题的。谁知道呢,也许经过仙家点化,更能超凡脱俗吧。因此,这类小说还是有读者的,尤其在当时,抱以信仰的态度去读,是绝不会作上述挑剔的。

(刘勇强)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