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田性急
刘义庆
王蓝田[1]性急。尝食鸡子,以箸[2]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3]之,又不得,瞋[4]甚,复于地取内[5]口中,[6]破即吐之。王右军[7]闻而大笑曰:“使安期[8]有此性,犹当无一豪[9]可论,况蓝田邪?”
〔注〕
[1]王蓝田:即王述,字怀祖,东晋时人,袭爵蓝田侯,故称王蓝田。
[2]箸(zhù):筷子。
[3]屐(jī):木制鞋,底部前后各有二齿,名“屐齿”。蹍(zhǎn,旧读niǎn):踩、践踏。
[4]瞋(chēn):同“嗔”,生气、发怒。
[5]内:同“纳”,放进。
[6](niè):同“啮”,咬的意思。
[7]王右军: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8]安期:王蓝田之父王承,字安期,性情冲淡,为政清静,在当时颇有名声。
[9]豪:同“毫”。
本文采自《世说新语》。
急躁,是主体对于客体,或者施者对于受者的不尊重乃至轻视的行为表现。
当客体或受体不会由于鲁莽轻率对于主体造成伤害,在你眼中无足轻重,急躁就出现了。反之,当一客体或受体由于鲁莽轻率会给主体带来伤害,在你眼中举足轻重时,主体就会慎重对待它。这个客体是人或是物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利害的权衡。有人说媚上者必骄下,媚上和骄下是人格卑下者一个心灵的两个面孔。同时,急躁与慎重有时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会在同一人身上对于不同客体或受体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世说新语·忿狷篇》载有王蓝田另一则故事:当王蓝田面对“性粗强”,更为忿狷的谢无奕对他“肆言极骂时”,“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在这则故事中,王蓝田对谢无奕可以说持重谨慎到全无男子汉气的地步。王蓝田对于鸡子的性急和对于谢无奕的屏息以待,反差之大,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鸡子对于王蓝田轻若鸿毛,且无后患。可以刺之,掷之,碾之,啮之,吐之;而谢无奕对于王蓝田来讲,则不好惹,惹之有后患,于是王蓝田只好“面壁不敢动”,装傻装孙子了。
这篇小短文写王蓝田性急,是通过吃鸡子这件小事来表现的,单纯尖锐,贯穿着一系列出乎意料而合乎逻辑的动作,虽无对话类似哑剧,却由于一系列形象的动词,节奏紧促,音韵仄急,把王蓝田的急躁刻画得有声有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于天池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