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申屠澄 薛渔思
释义

申屠澄

薛渔思

申屠澄者,贞元[1]九年,自布衣调补汉州什邡尉[2]。之官至真符县[3]东十里许,遇风雪大寒,马不能进。路旁茅舍中有烟火甚温煦,澄往就之,有老父、妪及处女环火而坐。其女年方十四五,虽蓬发垢衣,而雪肤花脸[4],举止妍媚。父、妪见澄来,遽起曰:“客冲雪寒甚,请前就火。”澄坐良久,天色已晚,风雪不止。澄曰:“西去县尚远,请宿于此。”父、妪曰:“苟不以蓬室为陋,敢不承命。”澄遂解鞍,旋衾帱焉。其女见客,更修容靓饰,自帷箔间复出,而闲丽之态,尤倍昔时。

有顷,妪自外挈酒壶至,于火前暖饮,谓澄曰:“以君冒寒,且进一杯,以御凝冽。”因揖让曰:“始自主人。”翁即巡行[5],澄当婪尾[6]。澄因曰:“座上尚欠小娘子。”父、妪皆笑曰:“田舍家所育,岂可备宾主?”女子即回眸斜睨曰:“酒岂足贵,谓人不宜预[7]饮也。”母即牵裙,使坐于侧。澄始欲探其所能,乃举令以观其意。澄执盏曰:“请征书语,意属目前事[8]。”澄曰:“厌厌夜饮,不醉无归[9]。”女低鬟微笑曰:“天色如此,归亦何往哉?”俄然巡至女。女复令[10]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1]。”澄愣然叹曰:“小娘子明慧若此,某幸未婚,敢请自媒[12],如何?”翁曰:“某虽寒贱,亦尝娇保之。颇有过客以金帛为问[13],某先不忍别,未许。不期贵客又欲援拾[14],岂敢惜,即以为托。”澄遂修子婿之礼,祛[15]囊以遗之。妪悉无所取,曰:“但不弃寒贱,焉事资货。”明日,又谓澄曰:“此孤远无邻,又复湫溢[16],不足以久留。女既事人,便可行矣。”又一日,咨嗟而别。澄乃以所乘马载之而行。

既至官,俸禄甚薄,妻力以成其家。交结宾客,旬日之内,大获名誉。而夫妻情义益浃,其于厚亲族,抚甥侄,洎僮仆厮养,无不欢心。后秩满[17]将归,已生一男一女,亦甚明慧,澄尤加敬焉。常作赠内诗一篇曰:

一官惭梅福[18],三年愧孟光[19]

此情何所喻,川上有鸳鸯。

其妻终日吟讽,似默有和者,然未尝出口。每谓澄曰:“为妇之道,不可不知书。倘更作诗,反似妪妾耳。”澄罢官,即罄室归秦。过利州[20],至嘉陵江畔,临泉藉草憩息。其妻忽怅然谓澄曰:“前者见赠一篇,寻即有和,初不拟奉示,今遇此景物,不能终默之。”乃吟曰:

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

常忧时节变,辜负百年心。

吟罢,潸然良久,若有慕焉。澄曰:“诗则丽矣。然山林非弱质所思,倘忆贤尊,今则至矣。何用悲泣乎?人生因缘业相之事,皆由前定。”

后二十余日,复至妻家,草舍依然,但不复有人矣。澄与其妻即止其舍。妻思慕之深,尽日涕泣。于壁角故衣之下见一虎皮,尘埃积满。妻见之,忽大笑曰:“不知此物尚在耶!”披之,即变为虎,哮吼拿攫,突门而去。澄惊走避之,携二子寻其路,望林大哭数日,竟不知所之。

〔注〕

[1]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

[2]汉州什邡(fánɡ)尉:汉州,地名,州治在今四川德阳。什邡,即今四川什邡市。

[3]真符县:地名,唐属洋州,在今陕西洋县北华阳镇。

[4]雪肤花脸:如雪一样的肌肤,如花一样的脸。

[5]巡行:即行酒令。

[6]婪尾:坐于末位称之为“婪尾”。

[7]预:参预。

[8]征书语,意属目前事:取书上的话,合于眼前的情状。

[9]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此语出自《诗经》。

[10]复令:即对上申屠澄所出的酒令。

[1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此亦为《诗经》中语,其下句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有向申屠澄表达爱慕之心的意味。

[12]自媒:自己给自己当媒人。

[13]问:问名,即求婚。

[14]援拾:帮助,此为谦词,字面意思是说以娶她为妻来帮助我们。

[15]祛(qū):除去。

[16]湫(jiǎo)溢:当为湫隘,湫,低下;隘,狭小。

[17]秩满:秩,指俸禄。秩满即为官的日期已满。

[18]梅福:人名,西汉末寿春人,曾为南阳尉,后辞官归隐。

[19]孟光:东汉时,梁鸿家贫,然其妻孟光仍十分敬重他。此处以孟光比喻自己的妻子。

[20]利州:地名,治今四川广元市。

本篇选自《河东记》。

这是一个人虎相恋的故事。作品虽然带有怪异性,但它的意蕴是深长的。从题材的表层意义看,作品似乎旨在表明人与人之间必须精诚相待,幸福家庭必须和谐相爱。而从题材的深层意义看,寄托的则是作者的归隐之情。作为罢官回乡的申屠澄,他何尝没有一份山林之志,然而现实的人终究为现实所羁绊,因为现实总有一些让人牵挂、让人留恋的东西。最后只有虎女这样超现实的人才能毅然割断情根:“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山林之志终于战胜了琴瑟之情。于是,现实中凡人难以实现的山林之志,却由幻想中的虎女实现了。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美丽,也有很多遗憾;有很多向往,也有很多牵挂。

为了表现这样一种人生意味,作者运用了最为雅丽优美的叙事语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饱含抒情意味的艺术世界。小说写申屠澄于风雪中来到路旁茅舍中向火取暖,茅舍中乃老父、老妪和处女三口之家,环火而坐。作者通过申屠澄的视觉,渐次写出其所见所闻及相互对话,种种细节造成一种令人陶醉的温馨亲切之感。这里有聪明灵秀的女孩,有热情诚朴的翁妪;有含而不露的恋慕,有情不自禁的求婚,写得极富生活气息和抒情意味。特别是旅行渐次家乡,于途中“临泉藉草憩息”时的莫名惆怅,更是出之于浓郁的抒情语调。而当这女子终于吟出“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常忧时节变,辜负百年心”的诗句,申屠澄劝慰她勿作山林之想并与她一起顺路省亲时,读者已从语调和气氛中预感到将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果然,他们寻访到当初相识之地,已是“草舍依然,但不复有人矣”,“妻思慕之深,尽日涕泣”,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不但攫住了小说主人公,也深深感染了读者。这时,故事突然出现转折:申屠澄妻发现墙角积满尘埃的旧虎皮,大笑道:“不知此物尚在耶!”披之,即变为虎,突门而去。申屠澄“携二子寻其路,望林大哭数日,竟不知所之”,作者满含感情的怅惘语调,在读者心里造成一种悠远不尽的艺术效果。

本篇构思之巧在于从男女主人公雪夜相识、爱慕成婚、生儿育女、吟诗应和的过程中,都没有暗示女子的真实身份,全然与人间聪慧灵秀、贤德美丽的女子一样。读惯传奇、志怪的敏感读者,也许会怀疑她是任氏一类的狐女,或琼英一类的仙女,不想却是一个恋慕山林、热爱自然的虎女。这里,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虎女已荡尽了可怖的感觉,她留给读者的印象,始终是温柔善良、聪慧美丽、清雅高洁的,是美的化身、爱的天使。

(陈惠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5: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