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航
裴铏
唐长庆[1]中,有裴航秀才[2],因下第游于鄂渚[3],谒故旧友人崔相国[4]。值相国赠钱二十万,远挈归于京,因佣巨舟载于湘、汉。同载有樊夫人,乃国色也。言词问接,帷帐昵洽[5]。航虽亲切,无计道达[6]而会面焉。因赂侍妾袅烟而求达诗一章,曰:“同为胡越[7]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8]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诗往,久而无答。航数诘袅烟。烟曰:“娘子见诗若不闻,如何?”航无计,因在道求名酝珍果而献之。夫人乃使袅烟召航相识。及褰帷,而玉莹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9],肯与尘俗为偶!航再拜揖,愕眙[10]良久之。夫人曰:“妾有夫在汉南[11],将欲弃官而幽栖岩谷,召某一诀耳。深哀草扰[12],虑不及期[13],岂更有情留盼他人,的不然耶[14]?但喜与郎君同舟共济,无以谐谑为意耳。”航曰:“不敢。”饮讫而归。操比冰霜[15],不可干冒。夫人后使袅烟持诗一章,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16]。”航览之,空愧佩而已,然亦不能洞达诗之旨趣。后更不复见,但使袅烟达寒暄而已。遂抵襄汉[17],与使婢挈妆奁,不告辞而去。人不能知其所造[18]。
航遍求访之,灭迹匿形,竟无踪兆。遂饰装归辇下[19]。经蓝桥驿[20]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见茅屋三四间,低而复隘。有老妪缉麻苎。航揖之,求浆。妪咄[21]曰:“云英,擎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航讶之,忆樊夫人诗有云英之句,深不自会[22]。俄于苇箔[23]之下,出双玉手,捧瓷瓯。航接饮之,真玉液也。但觉异香氤郁[24],透于户外。因还瓯,遽揭箔,睹一女子,露裛琼英[25],春融雪彩,脸欺腻玉[26],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航惊怛植足[27],而不能去。因白妪曰:“某仆马甚饥,愿憩于此,当厚答谢,幸无见阻。”妪曰:“任郎君自便。”且遂饭仆秣马。良久,谓妪曰:“向[28]睹小娘子,艳丽惊人,姿容擢世[29],所以踌蹰而不能适[30]。愿纳厚礼而娶之,可乎?”妪曰:“渠[31]已许嫁一人,但时未就耳。我今老病,只有此女孙。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32],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33]。君约取[34]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其余金帛,吾无用处耳。”航拜谢曰:“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而至,更无[35]他许人。”妪曰:“然。”航恨恨而去。
及到京国[36],殊不以举事[37]为意。但于坊曲[38]、闹市、喧衢而高声访其玉杵臼,曾无影响[39]。或遇朋友,若不相识,众言为狂人。数月余日,或遇一货玉老翁曰:“近得虢州[40]药铺卞老书云‘有玉杵臼货之’。郎君恳求如此,此君吾当为书导达。”航愧荷珍重[41],果获杵臼。卞老曰:“非二百缗[42]不可得。”航乃泻囊,兼货仆货马,方及其数。
遂步骤[43]独挈而抵蓝桥。昔日妪大笑曰:“有如是信士乎?吾岂爱惜女子而不酬其劳哉!”女亦微笑曰:“虽然,更为吾捣药百日,方议姻好。”妪于襟带间解药,航即捣之。昼为而夜息,夜则妪收药臼于内室。航又闻捣药声,因窥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44]室,可鉴毫芒[45]。于是航之意愈坚。
如此日足,妪持而吞之曰:“吾当入洞而告姻戚,为裴郎具[46]帐帏。”遂挈女入山,谓航曰:“但少留此。”逡巡[47],车马仆隶,迎航而往。别见一大第连云,珠扉晃日,内有帐幄屏帏,珠翠珍玩,莫不臻至[48],愈如[49]贵戚家焉。仙童侍女,引航入帐就礼讫。航拜妪悲泣感荷。妪曰:“裴郎自是清冷裴真人子孙[50],业当出世[51],不足深愧[52]老妪也。”及引见诸宾,多神仙中人也。后有仙女,鬟髻霓衣[53],云是妻之姊耳。航拜讫。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54]。”女曰:“不忆鄂渚同舟回而抵襄汉乎?”航深惊怛,恳悃[55]陈谢。后问左右,曰:“是小娘子之姊云翘夫人,刘纲仙君[56]之妻也。已是高真[57],为玉皇之女吏。”妪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琼楼珠室而居之,饵以绛雪琼英之丹,体性清虚,毛发绀绿[58],神化自在[59],超为上仙。
至太和[60]中,友人卢颢遇之于蓝桥驿之西。因说得道之事。遂赠蓝田美玉十斤、紫府[61]云丹一粒,叙话永日,使达书于亲爱。卢颢稽颡[62],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航曰:“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63]。’今之人,心愈实,何由得道之理。”卢子懵然[64]。而语之曰:“心多妄想,腹漏精溢,即虚实可知矣。凡人自有不死之术,还丹[65]之方,但子未便可教,异日言之。”卢子知不可请,但终宴而去。后世人莫有遇者。
〔注〕
[1]长庆:唐穆宗年号(821—824)。
[2]秀才:唐代泛称由各省选送到礼部参加进士考试的士子为“秀才”,与明清时期指举人考试前所获得的“秀才”意义不同。
[3]鄂渚:鄂州的别称,州治在今湖北武汉。
[4]相国:古代对宰相的别称。唐代以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或“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名额不定。
[5]帷帐昵(nì)洽:连上句意思是:两人相距很近,只隔着一道帷帐,互相问答,言辞亲切。
[6]道达:同“导达”,这里指传情达意。
[7]同为胡越:指两人相处天南地北,距离遥远。
[8]玉京:道家以为天帝居住的地方。
[9]烟霞外人:尘世以外的人,即超凡拔俗的仙人。
[10]愕眙(chì):吃惊地直视。
[11]汉南:县名,今湖北宜城。
[12]草扰:心情烦乱不安。
[13]虑不及期:担心不能如期赶到那里。
[14]的不然耶:难道不是的的确确这样的吗?
[15]操比冰雪:品德像冰雪般纯洁。
[16]玉清:最高的仙境。
[17]襄汉:泛指襄阳一带。
[18]所造:所去的地方。
[19]辇(niǎn)下:京城。
[20]蓝桥驿:故地在今陕西西安附近蓝田县。
[21]咄:呼唤。
[22]深不自会:仔细思考也不能理解。
[23]苇箔:用苇子编织成的帘子。
[24]氤(yīn)郁:浓郁。
[25]露裛(yì)琼英:如带露的鲜花那么娇艳美丽。琼英:如玉般的花朵。
[26]欺:赛过。
[27]惊怛(dá)植足:惊骇得发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28]向:刚才。
[29]擢世:超出于尘世。
[30]适:离开。
[31]渠:她。
[32]一刀圭:等于说一调羹,一勺。刀圭是一种量取药物的工具。
[33]后天而老:比天后老,即长生不老。
[34]约取:犹约娶,即订婚。
[35]无:同“毋”,不要。
[36]京国:京城。
[37]举事:科举考试之事。
[38]坊曲:犹言胡同。
[39]曾无影响: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40]虢(ɡuó)州:唐州名,州治在今河南灵宝市南。
[41]愧荷珍重:为受到这样热情的重视和关怀而感到惭愧。
[42]二百缗(mín):二百贯。古以丝绳串钱,故以一千文为一贯,亦称一缗。
[43]步骤:快步。
[44]辉:照耀。
[45]可鉴毫芒:可以照见极纤细的东西。
[46]具:准备。
[47]逡(qūn)巡:不一会儿。
[48]臻至:达到了极点。
[49]愈如:超过。
[50]自是:原本是。清冷:神仙的道号。真人:道教称得道成仙的人为真人。
[51]业当出世:犹如说命里注定应该成仙。佛家称人的作为叫“业”,业必有果,善业得善果。
[52]不足:不值得。愧:感谢。
[53]霓衣:色彩鲜亮的衣服。
[54]不醒拜侍:记不得在哪儿见过面。
[55]恳悃(kǔn):诚恳。
[56]刘纲仙君:刘纲字伯经,三国时吴人,曾任上虞令。有道术,后挈妻子樊云翘在四明山中修炼成仙。
[57]高真:道行很高的神仙。
[58]清虚:这里指体性的轻盈近于无有的境界。绀(ɡàn)绿:碧绿。绀,一种深青而带红的颜色。
[59]神化自在:能自由地变化。
[60]太和:唐文宗年号(827—835)。
[61]蓝田美玉:蓝田,山名,以产美玉著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紫府:神仙居住之府。
[62]稽颡(sǎnɡ):以额触地的磕头礼,是古时最重的敬礼。颡,额头。
[63]虚其心,实其腹:指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即清心寡欲而保养身体。语出《老子》上篇第三章。
[64]懵然:糊里糊涂,莫名其妙的样子。
[65]还丹:道家方术之一,将丹砂放入炉内炼成水银,然后又还原为丹砂,传说服后可成仙。
本篇出自传奇小说集《传奇》。
这是唐人传奇中描写人和神仙恋爱的代表作。
唐末社会,战乱频仍,当时一般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因而陷于空虚苦闷,以至追求幻想,信奉道教。这是神仙故事产生的现实基础。本篇作者的本意在表现一种神仙出世的思想,篇末借成了仙而有了人生彻悟的裴航之口,引用了《老子》的话:“虚其心,实其腹。”(《老子》的原文是提供圣人统治百姓的方法,使人民无智无欲而能吃饱饭,与引文的意思略有不同),实际上起到一种点题的作用。在今天看来,这种出世成仙的思想当然不可取,而像裴航那样又能得道成仙,又能娶美女为妻的好事,也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习和人们的精神特征。单从这个角度看,这篇小说也有其一定的认识意义。不过,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曾经吸引了历代无数的读者,其主要原因当然并不在于它表现了一种虚无缥缈的神仙思想,而在于它热情地赞扬了一种超出于世俗功利观念的美好爱情和对这种爱情的执著追求。
最初裴航只是出于对樊夫人的美的吸引而产生追慕的感情,他根本不知道樊夫人原来是个神仙,更无意于因追慕她而使自己也成为神仙。后来在蓝桥驿又因偶然的机缘为云英之美所吸引,产生爱恋之情,也只是出于对理想的情人的追求,既不顾对方不过是个居住在三四间低隘茅屋中的寒门女子的微贱身份,也不顾这种爱的追求对自己功名前程的影响。除了爱本身之外,他并没有其他的功利目的,没有其他的追求,包括得道成仙。虽然故事的结局裴航确实得道成仙,并在这一点上得到作者的肯定和赞颂,但在裴航本人,却是不期然而得到的,并非他追求的目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爱情追求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种种考验和曲折。他是个落第秀才,境遇并不好,好不容易得到朋友的慷慨赠予才有了二十万钱。但为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先是不惜“求名酝珍果”,“纳厚礼”于所追求的人,后来为了买玉杵臼,竟“泻囊,兼货仆货马,方及其数”。不但“殊不以举事为意”(要知道当时的士人是以举业为安身立命之基的),而且根本不考虑钱花光以后的生活怎么过。而在仙人那一面,云英之祖母也只是看重裴航的真诚,对“其余金帛,吾无用处耳”,是毫不动心的。老妪已初步属意于裴航,但并未立即答应他要娶云英的请求,而是与云英共同设置了两重对裴航来说并不算小的考验。第一重是老妪以百日为期,要他携玉杵臼而至;第二重是云英要他为她“捣药百日,方议姻好”。这两重考验的目的,就是要看他是否真诚。当他不顾一切牺牲,克服重重困难,在坚定不移中表现了执著与真诚,证明自己确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信士”时,他才得到了他所追求的爱情和幸福,并不期然地成了仙界中人。如果我们摒弃这个故事神仙道术的迷信外衣,又不局限于追求爱情的狭隘理解,那么,我们还能从中得到“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思想启示。

裴航
——《绘像列仙传》
为了表现裴航追求爱情的执著与坚定,作者将故事情节组织得曲折多变,波澜起伏。初识樊夫人只是整个爱情故事的序幕,但已能见出作者曲折为文的笔致。裴航因爱慕之情“无计道达”而“达诗一章”,可是“诗往,久而无答”,从希望到失望;及出“褰帷”相见,惊愕之余,却得知其“有夫在汉南”,原来是个已婚女子。而且对方明告他“无以谐谑为意”,“操化冰霜,不可干冒”。简直是毫无希望了。而一“抵襄汉,与使婢挈妆奁,不告辞而去。人不能知其所造”。这时,裴航的爱慕与追求就几乎完全陷入了绝境。但临别前却又意外地赠诗一章,而“览后不能洞达诗之旨趣”。在扑朔迷离中,设置悬念,才引入到蓝桥相会的主体故事。
在主体故事中,从云英之名使裴航想起樊夫人诗句而又“深不自会”,到苇箔之下见其“出双玉手”,到求娶而得到“渠已许嫁一人”的答复,再到得玉杵臼“以百日为期”之约,直到捣药百日而实现美满的结合,入山为仙,达到“体性清虚,毛发绀绿,神化自在”的美妙境地,一路写来,极尽曲折婉转之致。
由于是写人仙恋爱故事,因而全篇充满一种高风绝尘、缥缈神逸的仙风仙气。这种气氛与情调的营构,也是作者的自觉追求。虽然樊夫人的仙女身份直到裴航入山后才明确点出,但处处都向读者暗示她的身份、容貌、行为、精神等都有超尘脱俗之处。如写裴航“褰帷”所见,是:“玉莹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便已透露出她的神仙身份。后面写云英也是如此,虽居于茅屋之中,但捧瓷瓯的手是一双“玉手”,捧出的饮水是玉液琼浆。而裴航揭箔所见,又是“露裛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而关于玉兔捣药的描写,“雪光辉室,可鉴毫芒”,在奇幻中让人恍如进入了一个神仙世界。
小说的文笔精练而优美,文采藻丽中表现出缠绵邈远的情致,将恋爱故事渲染得十分动人。而对男主人公裴航的刻画,更注意到通过人物的行为情态,来揭示其内在的感情心理。如他初见樊夫人时是“愕眙良久之”;因急于一睹云英的风采,借还瓯之机而“遽揭箔”;可是当见到女子真容时,竟又“惊怛植足,而不能去”。在许诺老妪以百日为期后,是“恨恨而去”。在坊曲闹市多方寻求玉杵臼而不得时,竟“遇朋友若不相识,众言为狂人”。一旦得到玉杵臼,“遂步骤独挈而抵蓝桥”。用语不多,却通过外在行为情态的准确描写而深入地揭示了人物内在的精神情志。
裴航与云英的故事在后世流传甚广,旧诗词中多见题咏,“蓝桥相会”已成为人们熟知的表示爱情的典故。宋元话本有《裴航遇云英于蓝桥》《蓝桥记》等,元明戏曲则有吕天成《蓝桥记》、杨文炯《玉杵记》、龙朱陵《蓝桥记》等。
(周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