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史
刘向
萧史者,秦穆公[1]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2],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3]中,时有箫声而已。
〔注〕
[1]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君主,姓嬴名任好,前659—前621年在位。
[2]一旦:原作“一日”,据《道藏》本校改。
[3]雍宫:秦国宫殿,秦自德公始都雍(今陕西凤翔南)。

萧史
——《绘图历代神仙传》
此篇出自《列仙传》。
在古代神仙传说中,萧史弄玉故事极为著名,流传极广,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想象优美动人,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和求仙生活描写中交织着箫、箫声、凤凰、凤声这些美丽意象,充满魅力。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也是美丽浪漫的,萧姓谐箫,而《艺文类聚》卷四四、《初学记》卷一〇等引作箫史,更是直接以箫为姓;弄玉之名也颇隽秀。
萧史无疑是求仙修道者,但作品并未明确交待,只是突出他“善吹箫”的特点,其箫声具有神奇力量,可以召来孔雀、白鹤。接下叙弄玉爱之,秦穆公以女妻之,属过程的交待,极为简略。而在下文则着意描写这对夫妇异乎常人的行为,即“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一直进行了好几年。所谓“吹箫作凤鸣”,就是教弄玉吹箫模仿凤凰的声音,以便召来凤凰。果然,待到弄玉“吹似凤声”时凤凰飞来了。这一段描写与前文“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相切,而改孔雀、白鹤为凤凰,不仅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也因凤凰为百鸟之王更能与弄玉的身份相配,并衬托出弄玉的美丽和尊贵。以下写夫妇居凤台,好几年不下来,由凤而增凤台,造成意象的丰富,而夫妇在台中所为没有点出,可以想象是夫妇一起修道。结局是夫妇“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成仙而去,凤凰成为这对幸运夫妇的美丽坐骑。结末是以后情事的补叙,写秦人在秦宫作凤女祠纪念弄玉和萧史,祠中“时有箫声”的描写足可引发遐想——萧史、弄玉常常乘鹤而归,一起吹箫。据《水经注·渭水》载,雍县确有凤台、凤女祠,只是“今台倾祠毁,不复然矣”。
故事表现的是学仙成仙,但全无道术气,读者体味到的是由箫声和凤凰交织成的美丽景象和浪漫气息。
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和《仙传拾遗》、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萧史》和后集卷二《嬴女》等都记有萧史弄玉故事,故事在长期流传中已发生了很大演变。明清杂剧《秦楼萧史引凤》《吹箫引凤》《跨凤乘龙》都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萧史、弄玉是古代诗文常用的典故,比如著名的唐词《忆秦娥》(相传李白作)即是。唐代著名诗人和小说家沈亚之写了篇《秦梦记》,虚构了自己梦入秦宫娶弄玉的故事,用的也是这个故事的素材。唐代妇女用水银腻粉饰面,相传就是萧史炼丹炼出来给弄玉涂面用的(《玉泉子》)。唐代终南山有座寺院叫仙游寺,据说是弄玉“习仙升云之所”(《续高僧传》卷一四《释童真传》);而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绝顶有萧史石仙坛和石室,有萧史的画像(《太平广记》卷四引《仙传拾遗》)。
(李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