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哭李商隐(其二)
释义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鉴赏】李商隐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志。他死后,其至交崔珏悲感故人的身世遭遇,写下了令人伤心欲绝的《哭李商隐》。诗歌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首联记述李商隐的坎坷身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两句可谓道尽李商隐的辛酸与不幸。他才华出众,有凌云之志和用世之心,然而却因为卷入朋党之争,倍受打击压迫,以至于终生沉沦下僚。这两句中,诗人以“虚负”、“未曾开”和“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进行鲜明的对比,不但把李商隐的怀才不遇表现得非常深刻,而且还流露出诗人对于李商隐不幸遭遇的同情、悲悯,以及对于时事的斥责、不满。

颔联则交代李商隐去世一事,并抒发诗人的悲悼之情。“鸟啼”、“花落”、“竹死”、“桐枯”这些反映自然景物衰亡的字眼,不但营造出一种凄惨、伤心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李商隐之死,而且还特别与李商隐本人的诗句暗合,体现出诗人寄托的深意。其中“鸟啼花落人何在”一句,巧妙化用李商隐《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当时尚有听莺苦啼、慨叹失意之人,如今流莺仍在,人却何在?诗人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竹死桐枯凤不来”一句,则与李商隐《安定城楼》中的“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相呼应。该句李商隐以无竹可食、无桐可栖的鹓雏(即凤)自喻,如今连这只可怜的凤鸟都不来了,则李商隐已死之意自现,而诗人悲痛之情亦现。

颈联再次为李商隐的怀才不遇深致哀悼之意。“良马足因无主踠”,古有伯乐识马之事,知世有伯乐,然后方有千里马,否则再优良的千里马也只能屈曲着腿脚,无法前进。李商隐不正是这样的一匹千里马吗? 他怀抱经世之才却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弃斥,让身为挚友的诗人忍不住为之扼腕叹息、伤心落泪。正因为如此,所以接下来的“旧交心为绝弦哀”一句,诗人才以钟子期死,伯牙绝弦终生不再鼓琴的故事,表达永失知音的深沉悲痛。

尾联“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两句,诗人安慰故友不要因为在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而伤心,指出他的逝世,反而为上天送去了一个优秀的“文星”。“文星”,即“文曲星”,是天上主管学识的神。全诗至此,似乎诗人的悲伤情绪有所舒缓,其实并非如此,须知这正是无可奈何之下的伤心之词,因为悲痛已经无法再用语言形容,所以只能用反语说出。

此诗五十六字,字字都是为故友悲鸣,茫茫有身世无穷之感,读之但觉满纸是泪。

作者:余春丽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62-563-56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