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悼亡二首
释义 悼亡二首      

赵嘏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鉴赏】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赵嘏与妻麻氏本是恩爱的一对,但迫于生计和前程,他不得不撇下妻子,奔波世途。集中有《别麻氏》记其生离,曰:“晓哭呱呱动四邻,于君我作负心人。出门便涉东西路,回首初惊枕席尘。满眼泪珠和语咽,旧窗风月更谁亲。分离况值花时节,从此东风不似春。”夫妻伤别,连春光也为之减色。肺腑之言,感人至深。更不幸的是麻氏不久病故,赵嘏客中得到噩耗,昔日生离,今成死别。《悼亡二首》即为此而作。

第一首由叙事起,由忆旧写到目前。首句以风烛喻死亡,人死如明烛因风而熄灭。“奈何”即“奈河”,宗教、迷信所传地狱中的河名,其源出于地府。这一句用庾信《伤心赋》“一朝风烛,万古埃尘”典故,意思是说麻氏魂断香销,归于阴曹地府,从此生死阻隔,永无会期。次句“衾枕”代指夫妻生活,“流波”指已往的岁月,说夫妻恩爱也随流光逝去,永不复返了。不言哀痛而哀痛之情自见。中年丧妻是人生大不幸之一,能不一恸而尽哀?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这种人之常情却不允许自由流露。老莱子七十岁着五彩衣卧地作小儿啼可以,而夫妇间闺房之外只宜相敬如宾。同样道理,父母死可以哭个死去活来,并且以所谓“哀毁骨立”相标榜;而妻子死丈夫则不宜太悲切,否则便是失礼。因此有下面“虽知不得公然泪”之句。“公然”,公开地,即在大庭广众之中。“泪”用作动词,是流泪的意思。按封建礼仪,妻子死了,丈夫不能痛哭流涕。但感情出自天性,眼泪这东西又不像龙头里的水,一关就可以不流。不许“公然泪”,就在背地里“泣”。“阑干”,泪流纵横貌。哀痛之情因压抑和矫饰反而变得更强烈,感情的波澜终于冲决了礼教束缚的堤防汹涌澎湃。随着对往事的回忆,种种歉疚之情,一齐涌向心头,化为纵横之泪。“恨”有怅恨、歉疚等含义。贫贱夫妻生活中的悲欢尽在其中。后二句一抑一扬,语势顿挫,真实再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第二首由写景起,由目前推想将来。首句,明月和萧萧海风构成一幅寂寥、凄清的图画,这意境恰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明月在古诗中常被描绘成至爱亲朋的化身。赵嘏《别麻氏》诗中就有“旧窗风月更谁亲”之句。妻子在世时,尽管“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但望月怀人,总能给人以慰藉。今日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君”跋涉于黄泉路上,“我”转徙尘世途中,生死永隔,痛何如哉! “飘蓬”还寓有世路多艰、前途未卜之意。尽管如此,诗人对亡妻钟情不渝,“君”黄泉有知,当知“我”心。后二句即心灵的倾诉,化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句意,又有“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离思》)的意思。以这样的深挚情意告慰九泉,无疑是对泉下人的最好悼念。后二句借形象发议论,诗境由悲悼转为忆念,有悠然不尽之意。

作者:杨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65-56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7: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