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歌·穿青】 无名氏 |
释义 | 【山歌·穿青】 姐儿上穿青下穿青,只有脚底下三寸弓鞋也是青。小阿奴奴上青下青青到底,见子我郎君俏丽一时浑。 鉴赏 本篇出自明冯梦龙编《山歌》卷二,写纯洁的女子见了俏丽郎君后忘情的爱悦与迷恋。 四句歌唱,倒有三句写的是一个“青”字,而且,在寥寥四十一字的篇幅中,“青”字竟然反复出现了六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四两拨千斤!前面这么多“青”的描写是为了最后的反拨——“浑”。画龙点睛!前面三句写“青”是画龙,后面一句写“浑”是点睛。这种最后一句突然逆转的写法,本是唐人绝句的绝妙手段,居然被这位不知名的歌者借了过来并且运用自如。君不见以下名篇名句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唐李白《客中行》)“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唐朱庆余《宫中词》)“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这些唐人绝句,都是前半写一种情调,后半突然转换,而且,往往都是借助第三句的铺垫、蓄势,第四句突转,逼出另一番境况。本篇也是如此。 另外,本篇还借助了谐音的手段来达到最后突然逆转的效果。前三句的“青”,表面上是写穿着打扮的“青”色,而实际上是以“青”谐“清”,暗指女主人公头脑的清醒。然而,这位头脑一贯清醒的女子,见了“俏丽郎君”,居然一下子就犯“浑”了。通过“长期”的“清”与“瞬间”的“浑”的强烈对比,郎君容貌风姿的迷人自不待言,女子对美貌风流的郎君的爱悦与迷恋亦不用言说。这又是本篇的另一高明之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