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卖儿行 陈子龙
释义

卖儿行

陈子龙

高颡长鬣清源贾,十钱买一男,

百钱买一女。

心中有悲不自觉,但羡汝得生处乐。

却车十余步,跪问客何之?

客怒勿复语,回身抱儿啼。

死当长别离,生当永不归!

鉴赏

将《卖儿行》视为《小车行》的续篇,当然是不成问题的。(注:据《陈忠裕公全集》按语,“崇祯十年六月,两畿大旱,山东蝗,是时先生铨选出都,目击饥民流离之状”而作《小车行》《卖儿行》。可知其当为同期之作。)从“饥民流离”到“卖儿鬻女”,也正是旧时代的普遍现象。所以,分析本诗,即可从《小车行》结句“踯躅空巷泪如雨”谈起。

《小车行》中的可怜夫妇,只是流离他乡的千百饥民之一家。在他们乞食无所、泪泣“空巷”之际,亦当是其他人家愁蹙无计、坐以待毙之时。大人们历尽辛酸,生生死死早已看轻,但未更人世的小儿女,竟也得同遭厄难,怎不令父母伤痛欲绝?

在这样的绝境中,连那收买儿童的歹毒之人,便也成了人们注目的角色。你瞧,那“高颡长鬣(liè,胡须)”的“清源(今山西清徐县)贾”,不恰在此刻露面了嘛!看他的长相,偏又高额长髯、仪表堂堂。倘若不是亲见,真不相信如此“清雅”之人,会干那买卖小儿的龌龊营生!诗之起句对“清源贾”的勾勒,正有这欲抑故扬的反讽之意,下笔峻刻。且商贾本以经售货物为业,干这买卖小儿勾当,岂可曰“贾”?诗人却在句末特意着一“贾”字,于不伦不类之中,更见其锐利之机锋。接着的“十钱买一男,百钱买一女”,虽是诗人旁述之词,但也不妨读作“高颡长鬣”者的吆喝招徕之语。堂堂正正的小儿女,本是父母掌上无价之珍,而今竟只值十、百之钱。人命之贱到了这等地步,那世道也实在不可救药了。

但“清源贾”的招徕之语,除了价钱不肯相让外,想必还有不少动人之词:“一天三顿白馍馍?那还用说……穿红戴绿……这福分哪儿去找?”说的是口沫横飞、天花乱坠,听的可庄重得很,哪知其中有诈?这些情态,诗中虽无一语涉及,但正为接着两句所包容:“心中有悲不自觉,但羡汝得生处乐。”那父母刚才还悲痛欲绝,如今儿女竟有这等好去处,心中那一点难以割舍之“悲”,也就毫不觉得了。隐隐之中,似还有一种庆幸之感:“你这小把戏倒真幸运,从此可以享受些快乐日子了!”这两句妙在对贾人的骗局毫不揭破,全从卖儿父母的特定心理上落笔。不仅使那愁眉顿舒的宽慰之情,如可掬于眼前,而且还使“清源贾”巧舌如簧、得意招徕之态,也隐隐浮现诗中。明明是一幕“悲”剧,诗人却以父母受骗的短暂之“乐”与之映衬,这悲剧便愈加令读者嗟叹不已了。

不过,穷苦人并非真那么糊涂,实在是万无生路才卖儿卖女。一旦买卖成交,爱儿眼看就交于贾人之手时,那庆幸之感便立即为深切的怀疑所代替。“却车十余步,跪问客何之”,就再现了这一景象。“清源贾”此去,既关系着儿女的命运,对他自不无畏忌之意;但心中毕竟有疑问,所以不免要追问一句。诗中用“却车”“跪问”两个细节刻画,表现的正是卖儿父母既畏忌又怀疑的心态,动作也显得格外庄重,以至于“却”“跪”而问。接着而来的“客怒勿复语”,便如五里雾散,顿让这“高颡长鬣”的“清源贾”,显露了狰狞本相:买卖已成,他再无顾忌,只用那怒目狠狠一瞪,连话都不屑答一句!受骗父母至此才如梦初醒,然已悔之晚矣,只有回身抱起卖出的爱儿,呜呜地失声啼泣了。

一幕“卖儿”的悲剧,已接近收场。诗人似乎再也看不下去,终于转身离去。所以,那小儿最后怎样被贾人夺去,父母又怎样追攀车行,诗中就不再交代。只在结句,让读者听那身后传来的几声凄长号泣:“死当长别离,生当永不归。”汉代古诗有“生当复归来,死当长相思”之语,叙亲友之别,终竟还有“生归”之一线希望。此诗改为“生当永不归”,便将卖儿之生离、实即骨肉之永诀的无限悲慨,以撕心裂肺之音,永远回响在读者耳边了。

作为一首叙事小诗,《卖儿行》正与《小车行》一样,只截取了饥民生涯中的一个悲惨片断,将其活生生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诗中只是客观描述,似乎未有诗人的任何评论。但富于嘲讽意味的肖像刻画,似“乐”还“悲”的父母心境的反衬,使“清源贾”的面善心恶、卖儿父母的绝望惨况,全部刀镌石刻般凸现在了诗中。诗人之所憎恶、之所伤悯,也就强烈地得到了显示。诗之结尾,既似卖儿父母的号呼,又似诗人所发的啸叹,两相融会,交摩激荡,使全诗产生出了一种巨大的情感撞击力。这些都可以看出:一当陈子龙摆脱了模拟汉魏古诗的书斋生活,而重视表现社会现实时,其诗歌创作将闪现怎样的光彩!《小车行》《卖儿行》,不过是这一转变中的第一批收获而已。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