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施咏 |
释义 |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鉴赏】此诗作于天宝年间。在这盛唐时期,繁华的盛世下却掩饰着各式各样严峻的政治危机。朝廷大权沦丧于奸诈小人之手,纨绔子弟凭借裙带关系飞黄腾达,而真正的才俊却无人赏识,只得空叹满腹经纶无以报国。在这一世事风气下,诗人借着美人西施的故事,对其见闻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具有“沉鱼”之貌的美人西施,被越王勾践献与吴王夫差,成功离间了吴王与其大将伍子胥的关系,帮助越国更加顺利地灭了吴国。 首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是作者对世事规律的一个总结,即艳丽的容貌是天下间都会器重的事物,所以绝美的西施绝对不会久处于低微之位。世人皆爱美貌之色,这是王维对当局者只重美貌,不重才德的嘲讽。而“天下重”,亦表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已令人失望。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越溪畔的一位浣纱女,不过转瞬之间,已成为吴王宫中的高贵宠妃。这诗句明写貌美女子一朝民女一朝妃,但其实却是暗喻权臣的起落不过是由君王自身喜好决定的,却与其才德了无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其尖锐而深刻的讽刺之意。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后八句则描绘了西施得宠后的娇纵。贫贱的时候又与众女有什么区别呢?显贵了才发现其丽质天下稀有。有多少宫婢为她涂脂抹粉,从来不需要自己穿着罗衣。君王越宠爱她越是娇纵,君王的喜爱甚至模糊了她的是非。昔日一起浣纱的同伴,现在连同车来去都不可以了。贫贱时本安于生活,可一旦显贵却愈发的娇贵,人世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王维实则借此针砭那些一时得宠便自骄自傲甚至凭借圣宠便是非不分的权臣。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持谢”意为奉劝,“安可希”指怎可希望别人的赏识。而“效颦”则是源于典故东施效颦。诗句表面的意思是奉劝那些邻家的女子,仅仅靠着东施效颦怎么能够得到别人的赏识呢?而在深层,王维真正奉劝的却是现世人,特别是想入仕的士子,不要像那些得宠的权臣那般,恃宠而骄,甚至“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在这重“色”之世,王维十分不满那些以色事人、恃宠而骄的得幸者,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上潜藏的危机,也为那些怀才不遇的志士感到不平,并劝诫其千万不要为了得到赏识而东施效颦,故作姿态。本诗虽明写美人西施,实则批判了当时堕落的社会风气,表达了自己对作祟小人的讥讽与不满。 作者:孟佳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0-21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