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梅自然 屠绅
释义

梅 自 然

[清]屠 绅

太行山下妇功村,逼近煤窑。人家有女,年及笄矣,红过夭桃,白欺艳雪,而无偶,其父母甚怜之。女以春月倚门,一丈夫过,娬媚[1] 非常,见女目逆而送,女亦笑焉。旬日,复踵门谒女父母,言欲为婿。问其氏族里居,曰:“梅自然,家在陶穴中,北行五十里可至。某生五岁,遭窑覆之患,父母陷没,先人坟墓,皆化黑土,某独自匍匐出险,山腹空虚,无橡栗[2] 可拾,因取炭食之,始能长成,今年二十矣,尚孑立未有室也。”女父母怪其食炭之说,以他辞却其请。未几,女疾作,大呼非自然医治不活。父母骇惑,忽自然来视,不觉登女床,若诊脉状。女霍然病起,告于父母,将与梅郎去隐陶穴中,毋恋我。父母不许也。既昏黑,自然与女俱失所在。询之村人,五十里窑中,有少年梅自然否?皆云:“不识。”往北入穴行,不十里,却塞其径。知为妖异,诉于王屋[3] 道士冷天师。冷来家周视房栊,得自然所遗盒,内和炭屑焉。冷愕然曰:“此物难治矣,彼称五十里,浮词也,殆五里耳。当就其地,有穴隙处,为坛致之。”女父母从命,行将及五里,见一穴,如狐鼠所营,旁植枯杨数株。冷曰:“此枯杨,其所设屏风也,斧之必有异。”树遭斧,果出黑血。冷结茅坛焉。先施丹篆,令其女出。三日而无踪,探窑穴,刚容一手,冷抚然曰:“吾术疏矣,不炼其形至于藐小,女欲出不能也。”女父母云:“若是其窄也,吾女又何以得入?”冷云:“初入,穴本大,继蹙[4] 之使窄,即其物为蠥[5] 也。吾不难以震雷扩其穴,恐闻而曳女他遁,转费心神耳。”方夜索女旧衣襦,以手呵指之,倏短小为孩提服,书梵字[6] 其上,叱咤呼风者三。其父母伺穴外,隐隐闻女作啼声,若为人引出者,才及尺人也。向冷拜,冷喝曰:“行鬼穴,归人关,幻躯灭,得大还。”又呼风者三,女就地长大,复其蓉面柳眉焉。见父母,各悲不自胜。冷曰:“无令物觉。”复朱书女两手,遣入缚自然,女至穴,忽身小而入;须臾,牵一白人如柔蚕者,出于穴;其人目不瞬,而口流涎。冷坐坛上责供状,其人曰:“吾在煤窑中,死十年而生,吞炭能言,知嗜欲,自号梅自然,即煤之义也。女不应顾我而笑,故魅之。然吾然[7] 火也,遇冷即不复然矣,殆十年,而仍死乎?”即仆地,柔者复僵,白者旋黝,不知何鬼道也。

敦砥园曰:“炭实其腹,而靦然为人为魅,真复然之死灰矣。冷天师冰霜之法,不为梅自然所熔,卒以擒灭,由于指使女戎也,以其所狎饵之,自然安得复活?”

——《六合内外琐言》


【赏析】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里写道:“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整个题词,强调了一个“情”字。《牡丹亭》写杜丽娘在游园时,梦见了自己理想中的男子柳梦梅,醒后日夜思念,以至生病,病中把自己的真容画下,然后死去;三年之后,复生成人,与柳梦梅终成眷属。汤显祖认为,“情”有巨大的力量,它不受任何约束,能冲破种种枷锁,因而是不可遏制的。

生平慕汤显祖之为人的屠绅,在他的志怪小说集《六合内外琐言》中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冲决一切力量的、超现实的人物梅自然。《梅自然》在艺术构思上模仿《牡丹亭》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主人公姓梅,便直接从《牡丹亭》里的“情种”柳梦梅派生而来。梅自然,即“煤自燃”,即是说明“情”是本能的、发自内心的,也是不可扑灭、不可战胜的,更是不能用常理去衡量的。所不同的只是,汤显祖写的天下最有情的杜丽娘是女子,而屠绅写的梅自然却是少年。但杜丽娘“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梅自然“在煤窑中,死十年而生”;杜丽娘“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梅自然“年二十矣,尚孑立未有室也”;不是抄袭,便是暗合。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云:“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为了表现情,可以出现超现实的情节,不必拘泥于常理,不要为生活真实所局限。《牡丹亭》是这样,《梅自然》也是这样。

梅自然是“家在陶穴中”,“取炭食之”而长大的少年,他“吞炭能言,知嗜欲”,与常人一样,自然也就有七情六欲。所以,当他遇到“年及笄矣,红过夭桃,白欺艳雪”的女子后,这种情爱便不可遏制了。文中写到“娬媚非常”的梅自然“见女目逆而送”,而“女亦笑焉”。一个含情脉脉,一个暗送秋波,安能不产生感情?女子在父母怪梅自然“食炭之说”,辞却其求婚之请后,便“疾作,大呼非自然医治不活”。而梅自然在后来冷天师向他“责供状”时,对曰:“女不应顾我而笑,故魅之。”梅自然带走及笄女子,这是“情”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里,作者着重强调的是“情”的巨大力量。

与汤显祖一样,屠绅崇尚的是人的本性。文中的主人公表白“自号梅自然,即煤之义也”。除此之外,我以为还有“媒”之意。梅自然与女子的恋爱,没有第三人从中穿针引线(《西厢记》里尚有红娘),完全是一见钟情;要说有媒人,便是他们自己。所以,这种情是男女之间自然(男主人公就叫自然)而合理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

与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戏曲名作《牡丹亭》一样,《梅自然》不是一般的爱情小说,作为志怪与言情相糅合的作品,《梅自然》虽然歌颂了男主人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感人至情,但更含蓄更隐约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以“情”与封建正统观念“理”的势不两立。屠绅在这里显然是借鬼神来针砭时弊。作品中的冷天师无疑是作为“以情抗理”的梅自然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他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以“理”制“情”、压抑情爱、压抑人性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这位“冷面”天师,以“冰霜之法,不为梅自然所熔,卒以擒灭”,以冷治热,以冷酷的“理”压制自然的“情”。这种象征主义手法最好不过地证明了“情”与“理”的冰炭不相容。

虽然,在“理”的强大压力下,梅自然与女子的恋情被活活拆散了,梅自然的追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这种超乎生死的男女之情,却显示了它冲决一切的力量。“得自然所遗盒,内和炭屑焉,冷愕然曰:‘此物难治矣!’”世间只有情难诉,世间只有情难治!在“情”的巨大力量面前,“理”显得多么藐小与无能!屠绅与汤显祖一样,讴歌和向往“有情之天下”,用以反对理学家们所维护的封建秩序,批判了腐朽不堪的假道学,这是他的积极思想之所在。在这一方面,他私淑汤显祖,得汤氏真髓,是值得称道的。

(邹自振)

注 释

[1].娬媚:同“妩媚”。

[2].橡栗:橡树的果实,即栎实。《列子·说符》:“冬日则食橡栗。”

[3].王屋:即王屋山,与篇首所云太行山均在山西省境内。

[4].蹙(cù):缩小,收敛。

[5].蠥(niè):妖孽,古代称物类反常的现象,也比喻邪恶的事或人。

[6].梵(fàn)字:即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言。

[7].然:通“燃”。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