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王子高遇芙蓉仙 胡微之
释义

王子高遇芙蓉仙

胡微之

王君迥,字子高,家延女客。既夕,酒罢,见一女子,华冠盛服,坐厅西。君怪问之,答曰:“少顷至君寝。”君惧,不敢寝,困甚欲卧,忽有人自帐中挽其衣,乃适见之女,已脱衣欲卧。君惧欲去,女曰:“我以冥契,当侍巾栉[1]。”因强欢事,君惧不从。天明,女去。后三日,复至,君与之合,问女何族。女曰:“我周太尉之女,名琼姬。”自是朝去暮来。

一日,出药与君服,又遗诗曰:“阴魄阳精宝炼成,服之一日可长生。芙蓉阙下多仙侣,休羡人间利与名。”一日,高梦琼道服而至曰:“我居处幽僻,君能一往否?”君喜而从之。但觉其身飘飘然,须臾,至一殿庭,有女流道妆百余人立庭下。殿上有美丈夫,朝服而坐,命君登楼,楼额题曰“碧云”,见轩楹皆依山临水。明日,琼来,君语其梦,琼笑曰:“芙蓉城也。”

〔注〕

[1]侍巾栉(zhì):指侍奉起居。栉,梳头发。

本篇见《绿窗新话》,未注出处,实为宋胡微之所作传奇小说《芙蓉城传》(已佚)之残文,记述了仙女周琼姬与凡夫俗子王迥(字子高,一作子乔)相爱且引其梦游仙境的故事。这一类故事是应宋代崇尚道教的时代潮流而生的,借仙凡恋情来证明神仙之确有。

值得一提的是仙女周琼姬,虽然她是宗教人物,却无冰冷面孔,“华冠盛服”之下是一颗感情丰富的尘俗之心。她既如人间女子那样有情有义,又无她们囿于礼法而呈现的扭捏、拘谨。她主动追求王迥,并告诉他:“我以冥契,当侍巾栉。”她以自己的容貌和凡人的情怀打消了王迥的恐惧,二人遂进入相恋的幸福境界。临别之际,周琼姬赠王迥长生药并叮嘱他:“芙蓉阙下多仙侣,休羡人间利与名。”周琼姬这种亦仙亦凡的神仙形象使得道教充满了尘俗气息:既可长生不死,又能享受人世的快乐。

道教在我国古代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修道之人最终结局便是肉体飞升,变为无所不能的神仙。神仙的一个使命就是度凡人成仙。秦汉以来,仙凡之遇屡屡进入各类文学体裁,其中尤以小说为多。以恋爱方式点化凡人是仙人惯用手段之一,于是仙凡相恋故事便成为道教小说最为有趣的一个题材。这方面著名的有西王母与汉武帝、刘晨阮肇与天台仙女等。当然宣扬仙人实有、修道可成是这类故事的宗旨,但其行文的字里行间,不乏生动细节,使得神仙道场之上郁结着十足的人情味。

王迥遇女仙周琼姬的传说颇盛于北宋时期,就连苏轼都曾有《芙蓉城》诗赠王子高。正因为故事饱含温情脉脉的尘俗意味,才平添了动人魅力。

(柳岳梅)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7: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