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梦斩泾河龙佚名 纪德君
释义

梦斩泾河龙佚名

长安城西南上,有一条河,唤作泾河。贞观十三年,河边有两个渔翁,一个唤张梢,一个唤李定。张梢与李定道:“长安西门里,有个卦铺,唤神言山人。我每日与那先生鲤鱼一尾,他便指教下网方位,依随着百下百着。”李定曰:“我来日也问先生则个。”这二人正说之间,怎想水里有个巡水夜叉,听得二人所言,“我报与龙王去。”

龙王正唤做泾河龙,此时正在水晶宫正面而坐。忽然夜叉来到,言曰:“岸边有二人,却是渔翁,说西门里有一卖卦先生,能知河中之事。若依着他算,打尽河中水族。”龙王闻之大怒,扮作白衣秀士,入城中。见一道布额[1],写道:“神翁袁守成于斯讲命[2]”。老龙见之,就对先生坐了,乃作百端磨问[3],难道[4]先生,问何日下雨。先生曰:“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老龙问:“下多少?”先生曰:“下三尺三寸四十八点。”龙笑道:“未必都由你说。”先生曰:“来日不下雨,剉[5]了时甘罚五十两银。”龙道:“好,如此来日却得厮见。”辞退,直回水晶宫。须臾,一个黄巾力士言曰:“玉帝圣旨道:你是八河都总泾河龙,教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力士随去。老龙言:“不想都应着先生谬说。到了时辰,少下些雨便是,向先生要了罚钱。”次日,申时布云,酉时降雨二尺。

第三日,老龙又变为秀士,入长安卦铺,向先生道:“你卦不灵,快把五十两银来。”先生曰:“我本算术无差,却被你改了天条,错下了雨也。你本非人,自是夜来降雨的龙。瞒得众人,瞒不得我。”老龙当时大怒,对先生变出真相,霎时间:

黄河摧两岸,华岳振三峰。

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

那时走尽众人,唯有袁守成巍然不动。老龙欲向前伤先生,先生曰:“吾不惧死。你违了天条,刻减了甘雨,你命在须臾,剐龙台上难免一刀。”龙乃大惊悔过,复变为秀士,跪下告先生道:“果如此呵!却望先生明说与我因由。”守成曰:“来日你死,乃是当今唐丞相魏徵来日午时断你。”龙曰:“先生救咱。”守成曰:“你若要不死,除非见得唐王,与魏丞相行说劝救时节,或可免灾。”老龙感谢,拜辞先生回也。

玉帝差魏徵斩龙。天色已晚,唐王宫中睡思半酣,神魂出殿,步月闲行。只见西南上有一片黑云落地,降下一个老龙,当前跪拜。唐王惊怖曰:“为何?”龙曰:“只因夜来错降芒雨,违了天条,臣该死也。我王是真龙,臣是假龙,真龙必可救假龙。”唐王曰:“吾怎救你?”龙曰:“臣罪正该丞相魏徵来日午时断罪。”唐王曰:“事若干魏徵,须救你无事。”龙拜谢去了。天子觉来,却是一梦。

次日设朝,宣尉迟敬德总管上殿,曰:“夜来朕得一梦,梦见泾河龙来告寡人道:因错行了雨,违了天条,该丞相魏徵断罪。朕许救之。朕欲今日于后宫里宣丞相与朕下棋一日,须直到晚乃出,此龙必可免灾。”敬德曰:“所言是矣。”乃宣魏徵至。帝曰:“召卿无事,朕欲与卿下棋一日。”唐王故迟延下着,将近午,忽然魏相闭目笼睛,寂然不动。至未时却醒。帝曰:“卿为何?”魏徵曰:“臣暗风疾发,陛下恕臣不敬之罪。”又对帝下棋。

未至三着,听得长安市上百姓喧闹异常。帝问何为,近臣所奏:“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吊下一只龙头来,因此百姓喧闹。”帝问魏徵曰:“怎生来?”魏徵曰:“陛下不问,臣不敢言。泾河龙违天获罪,奉玉帝圣旨,令臣斩之。臣若不从,臣罪与龙无异矣。臣适来合眼一霎,斩了此龙。”正唤作魏徵梦斩泾河龙。唐皇曰:“本欲救之,岂期有此。”遂罢棋。

〔注〕

[1]布额:标语。

[2]讲命:算命。

[3]磨问:纠缠、诘问。

[4]难道:此处指有意为难、诘责对方。

[5]剉(cuò):错过。

本篇是古本《西游记》的残文,录自《永乐大典》。文前原有“西游记”三字。故事讲的是卖卦先生袁守成指点渔翁捕鱼,惹怒了泾河老龙。老龙为了显示守成卦术不灵,出其洋相,而有意违背天条,少降雨水,结果被玉帝差魏徵斩了首级。

这个故事,若按现实生活逻辑来读评,那它无疑是荒唐的。不过,神怪小说自有神怪小说的艺术逻辑,它的逻辑是“酌奇而不失其真”,也就是说,其想象不妨尽量奇幻多姿,只要能让人觉得“幻中有真”“情有可信”,也就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以这个逻辑来阅读“梦斩泾河龙”的故事,便会觉得它虽然貌似奇幻,事无可稽,但也蕴涵着“极真”的情理。就拿泾河老龙来说,它虽是一条神龙,能够呼风唤雨,可其喜怒哀乐,却又分明带着凡人的特点。它的性情暴躁、易怒,一听说袁守成指点渔翁捕其族类,就怒不可遏地去找袁氏理论,并且意气用事,自作聪明,为破袁氏卦术,故意违犯天条,“剉了时辰,少下些雨”,然后洋洋自得地欲“问先生要了罚钱”。等到被袁氏揭破真相后,他立即恼羞成怒,兴风作浪,恐吓对方。而一旦意识到大祸临头,马上又惊悔不迭,跪地求救。可见其性格脾气,言行举止,与凡夫俗子并无二致,诚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而该故事中的袁守成,则正好与老龙相反,他虽是一个卖卦先生,可却颇具神性,人称“神言山人”。其卦术通天彻地,预知过去未来,灵验无比。故而,他面对老龙的挑衅,能够镇定自信,处变不惊,致令老龙威风扫地,摇尾乞怜。并且,他还宅心仁厚,给老龙指点了一条生路。无奈天意难违,虽然唐王慷慨允诺,救其一命,但最终老龙还是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可见,这种严重违法乱纪的事情,实在是做不得的,否则只能是自食其果。

该话本描写“梦斩老龙”一节,虽然用笔简略,但并不失其文学意味。作者采用的是虚实结合,避实就虚的写法,也即实写魏徵下棋打盹,虚写其梦中斩龙,而唐王则如矮子观场,不辨其妙,欲问究竟,又被魏徵随口捏造了一句“鬼话”给糊弄过去了,直到老百姓喧闹异常,近臣奏说“云端吊下一只龙头来”,唐王这才如梦方醒。这种实处落墨、虚处传神的写法,可谓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它留下了一大段的叙事“空白”,而这“空白”的妙处,就在于能很好地诱发读者去展开审美想象;它使人仿佛听到了作者故弄玄虚的笑声:“你要问魏徵是怎么斩龙的,自个儿想去吧!此是天机,不可泄露。”如果你实在难以想象魏徵梦中斩龙的情景,那么就去翻阅一下《西游记》中第九、十两回吧,看看吴承恩先生是怎么通过想象来补充、描写的,那两回就基本上是以这篇《梦斩泾河龙》为蓝本写成的,所以故事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只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纪德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