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幼女词
释义 幼女词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鉴赏】古代诗词中少女形象被刻画较多,往往是表现其美好风致,带着情爱意味。幼女成为表现对象,则始自左思《娇女诗》。该诗极尽铺陈之能事,着力描绘诗人小女“纨素”与大女“蕙芳”种种天真童趣。正如明代谭元春所评:“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理、尽情、尽态。”(《古诗归》)

唐人诗中描写幼女的作品也有一些,如杜甫《北征》写到小女儿“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问事竞挽须”等憨直可爱举动,同样是用铺叙法,只是放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中,不免带着苦中作乐的辛酸。韦庄《与小女》耍赖中透着幼稚:“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其余如元稹《哭女樊四十韵(虢州长史时作)》《哭小女降真》《哭女樊》,白居易《病中哭金銮子(小女子名)》《重伤小女子》,李群玉《哭小女痴儿》《伤小女痴儿》,皮日休《伤小女》,韦庄《忆小女银娘》等,则更多在抒发伤感之情,直接描写较少。

在少数表现幼女纯真的古代诗歌中,施肩吾有一首《效古词》:“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表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好动贪玩。而这首《幼女词》更见童趣。

首句直陈年纪,以“幼女”和“才六岁”突出其年龄之小,点破题旨。二句顺承而来,年幼故而不懂事,不明白“巧”、“拙”这些抽象概念的含义,更不懂得二者的区别。“巧”字还暗关“乞巧”,点明时间是七夕,更见含蓄。而幼女不懂得什么是“巧”,自然更不明白何为“乞巧”,这就为下文的“拙”埋下伏笔。

三、四句写幼女学人拜月。唐代有七夕拜新月之习俗,如李端《拜新月》诗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拜新月,意在趁着月光穿针乞巧,如崔颢《七夕宴悬圃》“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林杰《乞巧》也有“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之句。施肩吾自己也有《乞巧词》:“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这里写幼女临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以“乞巧”,虽未具体描写情状,但我们可以设想其时民间热闹场景,而幼女依样学来,不难想象其郑重其事。但她毕竟“才六岁”,越是郑重,越显憨态可掬;“学人”二字也传达出一种揶揄的语义。拜月的形式是成年的,却掩不住小女孩的幼稚、无邪。她的动作是庄重的,实际却不明就里,纯属模仿,幽默滑稽效果即由此产生。联系上文的“未知巧与拙”,其实是弄巧成拙,一个天真烂漫的幼女形象由此活现于读者的面前。

这首诗删繁就简,只就一件事写来,语言朴素直白,幼女之稚态童心跃然纸上,显出作者高超的白描功夫。

作者:冯丽霞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67-46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5: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