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释义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鉴赏】乾元元年(758)的早朝,中书舍人(掌管草拟诏令)贾至写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引起诸僚友的共鸣,于是杜甫、岑参、王维纷纷和作。通过一首同题之作,恰可见诸诗人诗风的不同。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大唐王朝在一阵渔阳鼙鼓中开始渐渐远离盛世的荣耀。王维虽在乱中被迫接受了伪职,但因为一首《凝碧诗》,再加上其弟王缙削己官位以赎兄罪,肃宗遂宽免了他。乾元元年春王维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旋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因此,我们看这首歌功颂德的和诗,虽“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元杨载《诗法家数》),但“无性情风旨之可言,仍是初唐应制之体”,不过相较于初唐应制诗,又“色较鲜明,气较生动,各能不失本质耳”(《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评语)。不管怎样,我们确能够通过这首诗来认识王维。

首联用“鸡人”(宫中头戴红巾的负责报时的卫士)、“尚衣”(唐时专门负责皇帝服冕的机构)、“翠云裘”(天子之衣)来渲染天子早朝之准备,突出皇家的威仪,为早朝的庄重烘托气氛。颔联从大处着笔,气势开阔。层层叠叠的宫门迤逦打开,万国使节拜倒在丹墀之下,那山呼万岁之声阵阵雷动,响彻云霄。颈联则将视域收回,聚焦于天子身后的障扇(仙掌)和浮动在天子旁边的香烟。一个“才”字暗示出天子的尊贵,一个“欲”字则交代出自己的向阙之心。一句“香烟欲傍衮龙浮”也呼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以上两联既从大处落笔,又从小处着眼,以大见小,以小衬大,突出显示了皇家的威严和天子的尊贵,也表白了自己的“欲傍”之情。

尾联以想象中早朝结束后的事情(草拟诏令)为结。“佩声”代指中书舍人贾至,“凤池”是凤凰池,指中书省。早朝时群臣之间定有事情商量,那么早朝之后则需要中书舍人来草拟诏令,从而归结到贾至的职责上。

这首诗从早朝前、早朝中写到早朝后,衔接映衬得宜,又不忘“和”字而呼应贾至,遂称佳制。“右丞此篇……盖气概阔大,音律雄浑,句法典重,用字清新,无所不备故也。”(明顾璘《批点唐音》)于技法上与杜、贾、岑诸作相颉颃。所欠者,只是此时战火尚在燃烧,而宫中似乎一片升平,王维诸人则庆幸于乱后复官。在一片称颂声中,我们既看不到其早年的“游侠气”,也读不到后来他于山水诗中所表达的那份恬淡和禅悦。

作者:刘晓亮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88-8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