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神论 鲁褒 |
释义 | 钱神论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齿〔1〕,盛服而游京邑,驻驾乎市里〔2〕,顾贝綦母先生,班白而徒行〔3〕。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4〕?”先生曰:“欲之贵人〔5〕。”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6〕?”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筐篚〔7〕,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修〔8〕。《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9〕!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10〕,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11〕,以神机为币帛〔12〕,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13〕。”公子拊髀大笑曰〔14〕:“固哉子之云也〔15〕。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质,而子守实〔16〕。无异于遗剑刻船,胶柱调瑟〔17〕。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昔神农氏没〔18〕,黄帝、尧舜教民农桑〔19〕,以币帛为本〔20〕。上智先觉变通之〔21〕,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22〕。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23〕。内则其方,外则其园。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24〕。市井便易〔25〕,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26〕。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27〕。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28〕,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29〕。’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言泉也〔30〕。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肆〔31〕,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32〕;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33〕;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至亲密。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34〕。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35〕;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36〕,非钱不发。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37〕,爱我家兄,皆无已已〔38〕。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39〕,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 注释 〔1〕司空公子:作者假托的人名。不齿:受人鄙视。 〔2〕驻驾:停住马车。 〔3〕顾见:看见。綦(qí)母先生:假托的人名。綦母:复姓。班白:班通“斑”,指头发斑白。徒行:空手而行。 〔4〕之:到,往。 〔5〕贯人:地位显贯的人。 〔6〕《诗》:《诗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周易》。均为儒家经典。 〔7〕币:钱币,财物的统称。帛:丝织物的统称,古代曾作为钱币流通。筐、篚(fěi):皆盛物的竹器。 〔8〕贽(zhì):古代初次求见时所送的礼物。玉帛:玉器和织物。禽鸟:泛指鸟类。榛、栗、枣:均为乔木果实,可食。修:干肉。 〔9〕随时: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10〕以:行事,言谈举止。由:经历,道路。语出《论语·为政》。 〔11〕清谈: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12〕神机:深奥的道理。 〔13〕礼云礼云,云帛云乎哉:难道用玉帛作礼物才算尽了礼吗?语出《论语·阳货》。 〔14〕拊(fǔ):击,拍。髀(bì):股部,大腿。拊髀即以手拍大腿表示激动或感叹。 〔15〕固:固执、迂腐。 〔16〕尚:崇尚。质:质朴。实:诚实。 〔17〕以剑刻船:一作“以剑刻舡”,即成语“刻舟求剑”。胶柱调瑟:亦喻拘泥不知变通。 〔18〕神农氏:炎帝。 〔19〕黄帝、尧、舜:均为传说中的上古明君。 〔20〕本:根本。 〔21〕变通之:即把实物交换方式变为用货币购物方式。 〔22〕俯视仰视,铸而为钱:先观察天、地形状,因天圆地方,故铸钱成外圆内方之形。 〔23〕体:形体。乾、坤:乾指天,坤指地。 〔24〕行:货币流通。藏:货币贮藏。节:规则。 〔25〕便易:便于交易。 〔26〕象寿:象征长寿。匮:缺乏。象道:象征自然运行不息的规律。 〔27〕孔方:钱的戏称。 〔28〕解:解开,舒展。严毅:严肃。颜:脸色。 〔29〕哿(gě):又读“可”,表称许之词。茕(qióng)独: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30〕泉:古代钱的异称。因其流行如泉,故称。 〔31〕衣冠:指世族、士绅。讲肆:讲学之处。 〔32〕吕公:汉高祖刘邦之岳父,吕后之父。版:古人书写用的木片。此指名帖。克:同“刻”,铭记。赢二:多两个钱。赢,多。 〔33〕文君、相如: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34〕闼(tà):内室小门。 〔35〕幽滞:幽禁。拔:解救。 〔36〕令问:奉承讨好的问候。 〔37〕洛:洛阳。朱衣:贵人。当途:当道,当权者。 〔38〕已已:止住,自制。 〔39〕辐:车轮上的辐条。宾客辐辏:宾客盈门。 〔40〕无耳:没有听觉。 〔41〕子夏:孔子的弟子。 〔42〕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语见《论语·颜渊》。 〔43〕与:参与。 〔44〕四时行焉:四季的变化,日月的运行。 〔45〕达:通达,疏通。 〔46〕臧武仲:臧孙纥,春秋时鲁大夫。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冉求:字子有,孔子的弟子。 〔47〕文之以礼乐:用礼乐加以修饰。成人:完美的人格。 〔48〕君:国君。 〔49〕中人:朝中有权势的近臣。 〔50〕颜子:颜回,孔子的弟子。子张:颛孙师,孔子的弟子。 〔51〕掉臂:甩着胳膊走路。 〔52〕广修农桑: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 〔53〕舟车上下:指扩大交往,多钻门路。 〔54〕役使孔方:行贿。 〔55〕尘:尘世。和:协调,和谐。同尘和光:随俗浮沉,敷衍苟且。 〔56〕上交下接:同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都要交往。益:更加。彰:显扬。 鉴赏 鲁褒,字元道,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作品只有《钱神论》传世,但不甚完整,在《晋书》本传和《太平御览》中各保留了原文的一部分,经清代严可均合抄后编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虽仍不完整,但原著的基本面貌已清晰可见。 晋惠帝时,朝政昏乱,社会动荡,边患四起。统治阶级内部倾轧转剧,豪门世族利益集团形成,用封建门阀制度加重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当时,官场腐败,道德沦丧,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作者鲁褒,是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他痛恨黑暗的社会现实,愤世嫉俗,隐姓埋名,终身不仕,并写了这篇著名的《钱神论》,对当时金钱统治一切的货币拜物教进行了揭露和鞭挞,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晋代“拜金图”。图中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社会众生相,使我们能够借以了解那个病态社会的时代特征。 《钱神论》不但在概括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为此前的文学作品所不及,而且在讽刺艺术上也有重大发展。它所揭露和批判的“钱能通神”的现象,不唯切中时弊,而且在一千七百年后的当代世界上仍未失去其讽刺意义。所以说,《钱神论》应是魏晋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 《钱神论》中虚构了两个典型人物,一个是年轻而富有的司空公子,一个是年老而贫穷的綦母先生。作者借司空公子之口,用钱能通神的大段议论来教训綦母先生,构成了本作品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作者用冷嘲热讽的语言,对金钱的威力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他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归结到一个“钱”字上,使读者了解到“有钱就有一切”的丑恶现实。既然金钱左右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仕途穷达、荣辱贵贱、生死存亡,无怪人们对金钱趋之若鹜、爱之如兄了。这就把当时的“纲纪大坏、时之贪鄙”、豪强世族的贪赃枉法、奢侈成风辛辣地揭露无余,入木三分。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财富的随时可用的绝对社会形式的权力也日益增大。”(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使良心、权力等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可买卖的商品,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拜物教现象。作者正是出于对这种拜物教的不满才对它揭露和鞭挞的。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也并不否定钱币的流通作用,所以在文中某些地方,又显示了作者承认经济事实的冷静头脑。作者还认识了一些货币流通规律:“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并歌颂货币的发明者是“上智先学”。 由于日益增大的货币权力和货币拜物教的冲击,长期统治我国思想界的儒学的虚伪性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作者在《钱神论》中表现了对儒家的轻蔑态度。作为司空公子对立面的綦母先生,熟读《诗》、《礼》、《易》,是个笃诚的儒家信徒,但却到老一事无成,只能低声下气地奔走权贵门下乞求一点好处。他的行为被司空公子尖锐地嘲讽了一番,批评其不懂得“时易世变,古今异俗”,而是泥古不化,死背儒家教条,因此他活该终生“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即使去巴结贵人,也依然是“空手掉臂,何所希望?”所以奉劝他“不如早归,广修农桑”,谋一点实际的生财之道。作者还批评了儒家的天命观,公然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至理名言”改为“死生无命,富贵在钱”,指出了儒家理论的荒谬。作者还诙谐地戏称铜钱为“孔方兄”,故意让它与儒学创始人孔圣人同姓,这样酣畅痛快的讽刺讥笑,真是对儒学的大不敬。 作者之所以嘲诮儒学,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魏晋时期的黑暗现实,使人们对用“礼义廉耻”来粉饰太平的儒学已逐渐失去信仰,代之而起的是糅合着老、庄思想的、企图超脱现实的玄学的兴盛。此时的儒者们一方面奉行祖师爷孔、孟那套“君子罕言利”“舍生而取义”的教条,一方面却不得不屈从于金钱社会的种种压力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需要。他们那矛盾的言行和双重人格,成了被人们讥笑的对象,綦母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形象。这个近乎丑角之形象的塑造,对后代文学作品影响很大,诸如《儒林外史》《孔乙己》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到綦母先生一类酸儒的形象。 《钱神论》之所以能写得深刻、生动、精彩,不仅得力于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入细致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分析力,还得力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如想象货币的出现时间,是在尧、舜之后。又如想象货币外形象征天圆地方,所以能囊括万物,成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东西。作者还想象钱币的流通规律是“其积如山,其流如川”,真是恰到好处。他还根据钱的外形,创造了“孔方兄”这一名词,后来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这些想象表现出作者的聪明睿智和深邃的思想,令人赞叹。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高超。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皆能发人深省。它一反汉魏以来辞赋堆砌辞藻的风尚,显得朴实而亲切。它很少用典,保持了行文的酣畅流利。仅见的几处用典又用得非常贴切,夸张和渲染,比喻和对比,都是讽刺艺术的灵魂,作者驾驭这些技巧,显得十分娴熟和得心应手。幽默感是一个讽刺作家所必备的。《钱神论》的文字中,不时流露出作者的这种气质。文中说反话的高招,显得非常诙谐。与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有异曲同工之效,可以互相媲美。但我们不要忘记,鲁褒比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早1200多年,这个事实提醒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钱神论》的可贵,以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