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登钓台赋 王世贞 |
释义 | 登钓台赋 己巳之秋,季月稍魄〔1〕,余所偕迈者,金华、括苍之伯〔2〕,指桐庐,下建德〔3〕。芊眠衣云〔4〕,婵娟绣壁〔5〕,飞湍激流,千丈缥碧〔6〕,澄渟皎镜〔7〕,下数白石〔8〕。 于是鸿蒙就冥〔9〕,鹢首忽辨〔10〕,桂轮少亏〔11〕,金波腾绚〔12〕。怳见一峰〔13〕,缥缈于空裔〔14〕,连冈浫洝而拱献〔15〕,森椮厌 呜呼吁嘻:彼夫赤真中晻〔35〕,紫闰未穷〔36〕,兵起东郡〔37〕,节殉二龚〔38〕。庶几君臣,如日丽空〔39〕,妖新截蜃〔40〕,白水兴龙〔41〕。籍非先生〔42〕,君德畴隆〔43〕?士行重伦,丘贲骤穹〔44〕,万岁千秋,穆如清风〔45〕。绁缨拱珪〔46〕,以匏余躬〔47〕。再拜而退,二客是从。 未既〔48〕,忽有歌声起于芦际,天眇铿厉〔49〕,林木尽沸〔50〕。其辞曰:“沧浪之清,可以濯缨〔51〕;渭川钓利,桐江钓名〔52〕。役心成迹〔53〕,强性之情。孰与吾渔,无役无强〔54〕。纤阿为钩〔55〕,太虚为网〔56〕。冥志沕穆〔57〕,纵神滉朗〔58〕。”余异而迫之〔59〕,不见其处,飘若一缕,破东南雾而去。 注释 〔1〕季月:四季之末月,这里指九月。魄:《论衡· 〔2〕迈者:老年人。金华、括苍之伯:来自浙江金华、括苍两县的老者。 〔3〕“指桐庐”两句:沿建德江而下,直指桐庐县。 〔4〕芊(qiān)眠:同“芊绵”,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这里指沿江两岸的山峰。衣云:覆盖着云气。 〔5〕婵娟:姿态美好。绣壁:指山崖秀丽如同锦绣。 〔6〕缥碧:青苍碧绿。 〔7〕澄渟(tíng):澄清平静。皎镜:形容水的明洁。 〔8〕下数白石:水下白石历历可数。 〔9〕鸿蒙:这里指天地间。就冥:走向黑夜。 〔10〕“鹢首”句:船头方向的天色在很快变化着。鹢首,《淮南子·本经》:“龙舟鹢首,浮吹以娱。”注:“鹢,大鸟也,画其象著船头,故曰鹢首。”辨,通“变”。 〔11〕桂轮: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少亏:稍微亏缺。 〔12〕腾绚:腾跃闪烁着光彩。 〔13〕怳(huǎng):忽然。 〔14〕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空裔:天边。 〔15〕“连冈”句: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冈连岭属。”浫洝即窏洝(wū àn),低曲不平的样子。连冈,山岭相接。拱献:很恭敬地呈献在眼前。 〔16〕森椮(shēn):《长笛赋》:“林箫蔓荆,森椮柞朴。”注:“森椮,木长貌。”厌 〔17〕回缅:曲折遥远。 〔18〕中(zhòng)宫叶(xié)商:符合音乐韵律。叶,相合。宫、商:古代五音之一。 〔19〕拊(fǔ)节:打拍子。 〔20〕停憩:停下来休息。 〔21〕解颜:开颜而笑。 〔22〕舟子:船夫。 〔23〕野帻(zé):村野之人所戴的头巾。楚服:楚地的服饰。 〔24〕盘珊:走路缓慢而摇摆的样子。 〔25〕挹寒浆:舀上一些清冷的水。靡椒:没有香椒。吴地人做茶,常将椒叶合在茶中共煮以为香,故云。 〔26〕荐:献上。 〔27〕追:追念。一介:一个。 〔28〕烛天:照亮天空。 〔29〕“遂姓其州”句:严光所隐居的州古属严州,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等等,所以这样说, 〔30〕云台:汉宫中高台名。烬飙(jìn biāo):灾祸后的残余被狂风所卷,形容极度破残荒凉。 〔31〕原陵:基地。芜烟:草木芜杂,笼罩着寒烟。 〔32〕身尽:寿命终结,身体也随之灭。 〔33〕声华:声誉,光耀。代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34〕鲜(xiǎn):少。 〔35〕赤真中晻(àn):赤真,指刘氏政权。《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为赤帝子,所以说“赤真”。中晻,中途衰落。晻,同“暗”。 〔36〕紫闰:指王莽政权。《汉书·王莽传赞》:“紫色 〔37〕“兵起”句:翟义为东郡太守,不满王莽代政,立东平王刘云的儿子刘信为天子,自号柱天大将军,起兵反莽,后兵败自杀。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汉时辖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 〔38〕“节殉”句:二龚,指龚胜、龚舍二人。两人都是楚人,互相友好,以名节著称,当时号为楚两龚。王莽执政,龚胜不满,归隐乡里,屡征不就,后绝食十四日而死。 〔39〕丽空:挂在空中。丽,附着。 〔40〕妖新:指王莽新朝,妖是对王氏政权的蔑称。截蜃:断绝祭祀,指覆亡。截,绝。蜃(shèn):祭器,漆尊。 〔41〕“白水”句:指刘秀。刘秀生于南阳白乡,谶称白水真人。 〔42〕籍(jiè)非:如果没有。籍,通“藉”,假使。 〔43〕“君德”句:君主的德望靠谁来提高?畴,谁。隆,高。 〔44〕“士行”两句:士大夫的操行重视君臣关系,所以隐居山林的人都纷纷出来做官,至于山林立即罄尽无人了。贲(bēn):装饰,修饰。《尚书·汤诰》:“贲若草木”。所以这里用“丘贲”指山林。穹,尽。 〔45〕“穆如”句:《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郑笺:“穆,和也。”和:和美,和畅。 〔46〕绁缨拱珪:指做官。缨,系帽的带子。珪,做凭信用的玉,形状上圆下方。 〔47〕“以匏”句:来使自己受到任用。匏(páo),即“瓢葫芦”。《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为士人应当出仕就像葫芦瓜是供人吃的一样。 〔48〕未既:未尽。 〔49〕天眇:天边。眇,同“杪”。铿厉:铿锵扬厉。 〔50〕沸:水翻滚的样子,沸腾。 〔51〕“沧浪”两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青色。 〔52〕“渭川”两句:渭川,渭水。姜尚垂钓渭滨,目的是为了求取官禄,所以说“钓利”。桐江,钱塘江经过桐庐一段的别称,指严光垂钓七里滩事。 〔53〕“役心”句:役使自己的心神使自己落入世俗的形迹。 〔54〕无役:无“役心成迹”;无强:无“强性之情”。 〔55〕纤阿:古代神话中驾驭月亮运行的女神,这里指月亮。钩,钓鱼钩。 〔56〕太虚:天空。 〔57〕冥志;使自己的心志归于深远。沕(wù)穆:深微的样子。 〔58〕滉朗(huàng lǎng):渺茫、深远的样子。 〔59〕迫:迫近。 鉴赏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曾任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诸职,最后至南京刑部尚书。他学问渊博,为人又正直而有节操。曾为因弹劾严嵩下狱的杨继盛代送汤药,后又代其妻草疏讼冤,因而得罪严嵩。嘉靖三十八年,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因边事失误,严嵩因而构陷,被杀。张居正当国,他也不肯亲附。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艺苑卮言》等。他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明代诗坛影响极大。今存《土木赋》、《玄岳太和山赋》、《竹林七贤图赋》、《二鹤赋》、《老妇赋》、《沉骚》、《少歌》、《哀梁有誉》等十六篇赋作。内容或讽喻时事,或讥刺权奸,或抒情言志,或哀悼朋友。不少赋作体物生动,杂用比兴,遣词造境圆熟而鲜明。 这篇赋作首句标明“己巳之秋”,当作于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这年王世贞44岁,任浙江右参政,因而有机会游览境内的严子陵钓鱼台。 严光是东汉人,曾与汉光武帝同学,才高名大,但汉光武帝即位以后,屡次征召他来做官,他都不肯应诏。隐居在七里滩,经常披着羊皮裘垂钓在富春江边。后来汉光武帝把他找来,亲自同他面谈,晚间两人同榻而卧,严光还把脚放到光武帝腹上。这段故事,在封建时代的士大夫看起来,意味是十分深长的。有人认为他不慕荣利以保全个性;有人认为他傲视王侯,节概高昂;也有人认为他这也不失为辅佐光武帝的一种方法,因为他帮助当时提高了廉洁、守节操的世风。大家见仁见智,总之是褒多贬少,目为佳话。故而以这为题材的诗文不少,赋作也不少。宋代朱翌、滕岑、徐梦莘、陈岩肖、范浚、程珌都写过《钓台赋》,从不同角度对严光进行了颂扬,表达了自己的钦慕之情。 这篇赋作也用了很多篇幅来凭吊严子陵。应该说,作者对严子陵是怀着十分虔诚的敬意的。他认为,富贵有时而尽,虚名随代而迁,而严子陵的高风亮节是宇宙长鲜,与世长存的。与严子陵同时的有起兵东郡最先反对王莽的翟义,有不肯屈节服事王莽情愿饿死的龚胜,但这些人都比不上严子陵,因为严子陵用他的蔑富贵、傲王侯作了光武帝的陪衬人,使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君德变得更为突出、崇高,从而也使别的隐士慕名出山,纷纷进入光武彀中,以致山林为之一空。这样,严子陵就无异于替光武帝作了招贤的广告,这功德真是伟大无量。 如果作者仅仅写到这里就打住,那它同以前的《钓台赋》相比,就未必见得有什么新意。然而,从“士行重伦”以下,作者的笔锋就已开始暗转了。他由严子陵想到了隐士的作用。像严子陵这样的人,也许他是出于真情隐而不仕,可隐居的目的是为了不求闻达,现在他通过归隐反而获得了更大、更永久的名声。这不等于沽名钓誉吗?严子陵获得了声名尚真的终生不仕,而那些借隐居以显荣名,借荣名以求官禄的可就多了。所以下面他要让芦苇荡中唱出一片“渭川钓利,桐江钓名”的歌声,对历史和现实中那些假隐士的真面目来一个一针见血的揭露。鲁迅曾经指出:“非隐士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一到挂上隐士的招牌,即使他并不‘飞去飞来’,也一定难免有些表白,张扬;或是他的帮闲们的开锣喝道——隐士家里也会有帮闲,说起来似乎不近情理,但一到招牌可以换饭的时候,那时立刻就有帮闲的,这叫作‘啃招牌边。’”(《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这些话,对我们认识这篇赋作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是有启发的。 这篇赋的写景抒情在王世贞自己的诸多赋作中也最为成功。富春江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山水胜地,可供挥洒文藻的东西很多。但作者选择的是九月深秋初三、四黄昏月牙初现时的景物,着力写石壁之隽秀,烟云之笼罩,江水之澄渟,白石之晶莹,月波之腾绚,冈峦之回环,林涛之沉雄,流泉之激响,一切都充满诗的情韵,画的色彩,音乐的节奏。不仅如此,作者更着意的是夜幕降临时的缥缈朦胧恍惚不定的境界的渲染,诱发人们的悠悠情思,以与怀古的情调相协调。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也对所缅怀对象高洁的人格,不凡的节概起着有力的烘托作用,使人联想到人杰地灵。 最后一段可谓翻空出奇。登钓台本为怀古,怀古已毕,按常情已无话可说。然而作者让渔歌突然从天边的芦苇荡中升起,铿锵凌厉的歌声连树林都沸腾起来,接着又让渔人唱出“渭川钓利,桐江钓名”的歌子,把上文对隐士的凭吊和颂扬一笔钩倒,可谓把先扬后抑之法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最后写“余异而迫之,不见其处,飘若一缕,破东南雾而去”,用极含蓄的笔调写出真隐士行踪的隐秘莫测,以与假隐士的沽名钓誉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戛然而止,读者掩卷沉思,妙境自臻。 王世贞曾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又以为“六朝之文游,离实矣,……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艺苑卮言》)这种复古主义观点,历来为批评家所非议。但是读他的这篇赋,似乎又觉得他自己未必就认真地贯彻过自己的主张。从写景造境而言,这篇赋倒颇得六朝山水描绘清新流丽之余绪,从谋篇布局,讲究意趣,翻空出奇来看,他又多得益于宋人。举例说,“怳见一峰”数句,是从宋人陈岩肖《钓台赋》“忽一峰之森然,郁苍苍而倚天”学来;而谋篇之法,与苏轼《赤壁赋》同;末尾“余异而迫之”数句,与《后赤壁赋》结尾何其相似乃尔。当然,此中更多的是王世贞个人的独造,如句式之参差自由,遣词造境之生动融贯,文势之跌宕有致,都不是模拟所能达到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