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登池上楼 谢灵运
释义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鉴赏

谢灵运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风景诗,《登池上楼》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他广游山水,观察自然景物细腻入微,写景状物,不仅能把握住景色的特点,而且往往含蓄巧妙地衬托出人的内心情绪,感物寄兴,情景交融,独具艺术之匠心。

这首诗作于景平元年初春,诗人久病初起,登楼眺望,发现景换物改,春回大地,满园春色,于是触景而动情,委婉地发泄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向往隐遁。诗以“潜虬”“飞鸿”起兴。“虬”是传说中有角的小龙,“潜虬”就是潜伏的龙。“鸿”是大雁,“飞鸿”就是高飞的雁。龙潜深渊,有刚健婀娜的美妙之姿;雁飞天际,有振翮鸣响的雄捷之貌。这起首二句,是诗人自喻,开笔突兀,托兴深切。深潜而自媚幽姿的虬,奋飞而声扬八方的鸿,二者虽然不同,但都自得其所。相比之下,自然就深感己身是羁于世俗尘网中了。因而慨叹“愧云浮”“怍渊沈”,望虬、鸿而惭愧不已了。自己做官不能进德修业,于时无益,想隐退又不能力耕,无以自养,求得些微俸禄,却被外放而穷居海边。既然“薄霄”之志无望,“栖川”之想空存,那就必然要产生进退失据、惆怅茫然的痛苦了。上面八句,托物兴感,寓景赋志,匠心独运。

“衾枕”以下八句,叙写诗人病愈之后,推窗远眺“新阳”之景时的满怀喜悦和新鲜感受。久病卧床,与衾枕为伍,感觉不到季节气候的变化。一旦初愈,登楼临视,掀帷远望,耳目所接,由远及近,大海的涛声,尽聆于耳,高峻的群山,悉收于目,春光明媚,春水碧绿,园林草木生机盎然。可谓风光这边独好,一幅山清水秀、声色俱得、春意融融的全景山水画图映入眼帘,斑斓夺目。“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用语平易,写景自然。池畔春草,一片嫩绿,园中柳丛,禽声悦耳。诗人游赏时无意中情与景会,得到一个富有生意的新鲜感受,自然道出;一时愉悦的心情,溢于言外,毫无雕刻的痕迹。正如叶梦得所说:“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石林诗话》)由于这两句给人以精工自然、生韵流动的美感,达到了情景交融、句意具佳的境界,正像诗人自己也颇感得意而说的:“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以至在当时就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每对(谢)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钟嵘《诗品》引《谢氏家录》)历代也颂扬不绝,“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吴可《学诗诗》);“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两句,由上面游目骋怀所引起的欣喜过渡到下面伤今思归而产生的感慨。诗人伫立楼头,面对无边美景,意乱情牵,感触万端。在这两句中,诗人用两个典事来表达急于退归的心情!“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经·豳风·七月》);“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这是由眼前春色而引起对古人歌咏春景中的伤感情绪的共鸣,从而又触动眼下离群索居之现实,加重了怀人思归的情绪。全诗以决意隐退收尾,“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周易·乾卦》:“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说有龙德而隐者,不为世俗易其志,不成其名,避世而无所烦忧。保持高尚的节操无所苦闷,岂止古人能做到,我以征验实现了。“将穷山海志,永绝赏心晤”,他本来就把出任永嘉太守看作遁世归隐,所以才说“无闷徵在今”。诗人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在宇宙中,与尘世隔绝,唯山水是伴,表现出士大夫不得意的伤感情绪,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对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愤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

全诗托兴深切,妙融情景,章法谨严,造语清新,音节铿锵,对偶工整,是古代诗坛上一枝独葩,清丽的美姿闪烁至今。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