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登宜城故城赋 萧颖士
释义

登宜城故城赋〔1〕并序

萧颖士

丙申岁〔2〕,避地襄阳,见召掌节度书记,陪幕洒源洧赴江陵作。

升彼墟兮,遐眺荆江,迩瞩樊沔。颓沱以隐嶙〔3〕,欹缺而〔4〕。野茫茫其靡极,何人户之单鲜。怅青春兮始交,又白日兮将晚。悲事事之艰阻,慨征途之未返。凭寒皋以尽目〔5〕,究林莽之深浅。烟回起于残燎,鸟群飞于绝。曾是感时而恋旧,孰不酸辛而俛也,矧乎宇县乖剌〔6〕,关河阻遏。去枌榆兮地表〔7〕,离骨肉兮天末〔8〕。涕横堕以若注,怀永痛其如割。悠悠苍天,不日不月,曷其有佸〔9〕

抚艰勤之此土,偶四海而承平。方神武之君临〔10〕,尚未遑于戢兵〔11〕。警山戎之外虞,重燕代之专征。罄帑藏之实〔12〕,穷千里之精〔13〕。陆隘幽冀,水填沧溟〔14〕。其为盛也,入师长于庶僚,出董率于连城。冢妇降于王姬〔15〕,余子超乎正卿。睚眦则浃日诛夷〔16〕,樊附则累岁尊荣。玉帛车舆,钟鼓台亭,焕赫而铿〔17〕。三十年中,初不戒其满盈,终大都之偶国〔18〕,逸漏网之奔鲸。溃乱河淇,虔刘汴荥〔19〕。复东洛〔20〕,隳陕坰〔21〕。抗靡坚阵,守无完营。呼吸三甸,遂至乎上京。爟燧烛于王宫〔22〕,潼关为之昼扃〔23〕。既而将吏逋窜,烝民骇散〔24〕,崩腾郡邑,空阒闾闬〔25〕。荒凉我汝、颖,牢落我睢、涣〔26〕。传置载驰于商、邓〔27〕,兵符荐集于淮、汉〔28〕。彼邦畿之尹守,藩牧之垣翰,莫不光膺俊选,践履清贯。荣利溢乎姻族,繁华恣其侈玩。或拘囚就戮,或胥附从乱,曾莫愧其愚懦,又奚闻于殉难?甚乎!昔先王之经国,仗文武之二事。苟兹道之不坠,实经天而纬地。邦家可得而理,祸乱无从而至。今执事者反诸,而儒书是戏。蒐狩鲜备〔29〕,忠勇翳郁。浇风横肆〔30〕,荡然一变,而风雅殄瘁。故时平无直躬之吏,世难无死节之帅;其所由来者尚矣,不其哀哉!

变之始也,予旅寓于淇园〔31〕。初提契而南奔,崩坡滑台〔32〕,逼迸夷门〔33〕,亡车徒于鼎城〔34〕,摈图籍于〔35〕。背维嵩,遵汝坟〔36〕,回环乎郏叶〔37〕,飘泊乎穰宛〔38〕。嗟岁聿之云暮,结穷阴之涸沍。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仆御,有啼呼之幼孺。川层冰而每涉,途积雪而犹步。昼兮夜兮,曾莫解于驰鹜;惟寝与食,曷尝忘于恐惧。略南乡之左鄙,凌北津之劲渡〔39〕。伟夫岘首之为镇也〔40〕,峻隅百雉,危甍万井,森松篁之荟蔚,划鄽街以周整。前山萦依而秀拔,斜汉杳映以清回。粳稌蔗橘,杂荆衡之蓄;桑麻黍粟,侔冀魏之境。汉之盛也,移南国之冠盖;晋之哀也,为北门之捍屏。今方岳之仁明,惠久要于平生。幸羁旅而获宥,旋载笔于戎旌〔41〕。陪后车乎南纪〔42〕,俨四牡以专征。历墉而讯诸,乃楚鄢之遗城〔43〕。昔汉皇之标季〔44〕,间诸侯之释位。闻景升之是牧〔45〕,叹兴废于兹地。其后绥怀劲楚,抗衡强魏。雄九域以高视,为一方之所庇,亦谋猷所赖而致也。于时寇盗蜂聚,生民失土。贤虽避世,才亦择主。有卧龙之奇英〔46〕,视江汉而胥宇。遭刘后之侧席,韦畴咨于草莽〔47〕。若游鱼之在水,尚三顾而后语。其始也,亦将棱威汉沔,用武荆楚。俟时观畔〔48〕,终然义举。然后包并河、洛,荡涤陈、汝,迎帝配天,不失厥序。既中流之颠覆〔49〕,故宏算而乖阻。信云长之寡谋,亦天命之弗与。犹复廓邛、峨之险,奋、濮之旅,铺敦陇阺,震慑关辅。致中原之旰食〔50〕,振衰汉之遗绪,洸洸乎俾千祀而景慕〔51〕,宜其易名于忠武〔52〕,不其伟欤?方其躬耕汉渚〔53〕,独咏梁甫〔54〕。轻夫管乐〔55〕,莫之云许〔56〕。伊唱高而和寡,亦惆怅于前古。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之谓矣。荆云兮蔽亏,朔雁兮差池。云有回兮雁有归,嗟予行兮怆迟迟。谅穷愁兮莫谖,虽九醖兮奚施〔57〕

注释

〔1〕宜城故城:在今湖北宜城县南。

〔2〕丙申岁: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

〔3〕颓沱:水下流之貌。

〔4〕:山高峻之貌。

〔5〕皋:岸,水边地。

〔6〕矧:况且、何况。

〔7〕枌榆:家乡。地表:遥远的外地。

〔8〕天末:天边。

〔9〕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出自《诗经·君子于役》,意为分离的日子没有尽头,何时才能与亲人见面呢?

〔10〕神武:唐玄宗。

〔11〕戢兵:息兵。

〔12〕帑藏:国库。

〔13〕干甲之精:指精锐的军队。干、甲均为古代武装器械。

〔14〕陆隘幽冀,水镇沧溟:极言水陆物产之丰富。

〔15〕冢妇:嫡长子之妻。

〔16〕:怒目而视。浃日:古代以天干、地支相配记日,自甲至癸,十日为一周匝,称浃日。

〔17〕:钟鼓相杂之声。

〔18〕偶国:辅佐朝廷。

〔19〕汴荥:古汴州、荥阳郡,今河南开封。

〔20〕复:同“覆”。东洛:即今洛阳。

〔21〕陕坰: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地区。

〔22〕爟燧:均为报警用烽火。

〔23〕扃:关闭。

〔24〕烝民:平民。

〔25〕空阒(qù):空荡无人。

〔26〕牢落:荒废。

〔27〕传置:驿站。商邓,均古地区名,在今河南商丘、郾城。

〔28〕兵符:古代军队发布命令的凭证。

〔29〕蒐狩:武备。

〔30〕浇风:浮薄的社会风气。

〔31〕淇园:地名,在今河南淇县附近。

〔32〕滑台:古城名,在今河南滑县。

〔33〕夷门:河南开封别称。

〔34〕鼎城:洛阳。

〔35〕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

〔36〕汝坟:汝水岸边。

〔37〕郏、叶(shè):地名,均在今河南。

〔38〕穰、宛:地名,均在今河南。

〔39〕劲渡:险要的渡口。

〔40〕岘首:即岘山,在今湖北襄阳。镇:一方之主山曰镇。

〔41〕载笔:携带文具记录王事。

〔42〕后车:侍从者所乘的车。南纪:南方。

〔43〕墉:倒塌的墙壁。楚鄢:地名,在今湖北宜城。

〔44〕标季:末年。

〔45〕景升:刘表。

〔46〕卧龙:诸葛亮。

〔47〕畴咨:访问、访求。

〔48〕俟时观衅:等待时机。

〔49〕中流之颠覆:半途失败。

〔50〕旰食:因心忧事繁而延迟到晚上才吃饭。

〔51〕洸洸:威武之貌。

〔52〕忠武:诸葛亮的谥号。

〔53〕汉渚:诸葛亮隐居之隆中。

〔54〕梁甫:即《梁甫吟》。

〔55〕管乐:管仲、乐毅。

〔56〕莫之云许:时人不赞同他的说法。

〔57〕九醖:美酒名。

鉴赏

萧颖士(约708—768),字茂挺,原籍兰陵(今山东苍山),后迁颍川(今河南许昌)。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在朝廷先后任秘书正字、集贤院校理、史馆待制;在地方先后任广陵参军、河南府参军、山南节度使书记、扬州功曹参军等。终身官位不高,但文名甚著。史称其四岁能属文,十岁补太学,读书过目成诵,与当时的李邕、李华、颜真卿、贾至、柳芳等人交游甚密。著有文集十卷,皆散佚。今辑存《萧茂挺文集》一卷,其赋今存11篇,《全唐诗》收诗一卷。萧颖士自称“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被后世学者目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赋在内容上或讥讽时事,或抒发感慨,有强烈的社会性;在形式上,骈散结合,自然流转,与初唐持重骈偶相较,颇著特色。

安史之乱发生之际,萧颖士由河南避乱于湖北襄阳,被当时荆州长史源洧聘为书记,赴江陵途中,经历史名城宜城故城,感慨作赋。《登宜城故城赋》面对动乱的现实,反思历史的是非,抒发个人的抱负,是一篇极富历史真实性的赋作。

安史之乱的爆发,震撼了李唐王朝的基业,使它从此一蹶不振。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艺术的反思,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登宜城故城赋》一开始,作者便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历史制高点,从而把安史之乱放在历史的广袤空间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视和反思,使赋作的主题既富于历史的严峻感,又富于现实的情绪感。“升彼虚兮”,劈头入题。彼墟,就是宜城故城。宜城故城,古称鄀国,地近江陵,楚昭王与吴人战,败而入都,建都于此。自秦以后,江陵一带,常常演出变化兴衰的历史剧。萧颖士是一位十分关心历史命运的文人,他醉心于史书的著述,不仅出于史学的兴趣,更有关怀国事的抱负。他“涕横堕以若注,怀永痛其如割”,不是单纯的文人伤感,而是带着政治家的严肃。因此,“悠悠苍天,不日不月,曷其有恬”,就显得深邃而沉痛。

登高望远,以个人为中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将客观和主观融为一体,为下文的展示作了艺术的铺垫。

《登宜城故城赋》的第二部分是对安史之乱进行实质性的审视和反思。面对现实,作者抒发个人的感慨和抱负是《登宜城故城赋》的第三部分。

萧颖士的《登宜城故城赋》以作者自身为中介,将眼前的现实和往昔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即地怀人,因人述事。借前人之事以抒作者自身之情,将历史的深邃和现实的严峻结合在一起,将社会的动乱和个人的遭遇结合在一起,叙事、议论、抒情或交错进行,或融为一体,变化有致。使读者读后,感慨系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