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明宫赋 孙樵 |
释义 | 大明宫赋 孙樵齿贡士名〔1〕,旅见大明宫前庭〔2〕,仰眙俛骇〔3〕,阴意灵怪〔4〕。暮归魄动,中宵而梦,梦彼大明宫神,前有云,且曰:“太宗皇帝,缭瀛启居〔5〕,廓穹起庐〔6〕,圜然而划〔7〕,隆然而赫〔8〕,孰窬孰隟〔9〕,永求帝宅。帝诏吾司其宫〔10〕,与日月终。翼圣护艰〔11〕,十有六君〔12〕;荡妖斩氛〔13〕,孰知吾勤!吾当庐陵锡武〔14〕,庙祏彻主〔15〕,吾则协二毗辅〔16〕,左右提护〔17〕;义甲愤徒,起帝仆周〔18〕。吾则械二黠雏〔19〕,俾即其诛〔20〕。胡猘饱腯〔21〕,踣肌 言未及阕〔63〕,樵迎斩其舌〔64〕,且曰:“余闻宰获其哲〔65〕,得是赫烈〔66〕,老魅迹结〔67〕,尔曾何伐〔68〕?宰获其慝〔69〕,得是昏蚀〔70〕,魅怪横惑,尔曾何力?今者日白风清,忠简盈庭〔71〕,阖南俟霈〔72〕?阖北俟霁〔73〕?矧帝城阗阗〔74〕,何赖穷边〔75〕?帑廪如封〔76〕,何赖疲农?禁甲饱狞〔77〕,尚何用天下兵〔78〕?神曾何知,孰愧往时?” 神不能对,退而笑曰:“孙樵谁欺乎?欺古乎?欺今乎?吁〔79〕!” 注释 〔1〕齿:列名。贡士:唐代科举取士,经州县考试合格者称贡士。 〔2〕大明宫:在长安。 〔3〕眙(chì):惊视。俛:低头。 〔4〕阴意:暗想。灵怪:指神灵。 〔5〕缭瀛:绕池。 〔6〕廓穹:架设屋顶。 〔7〕圜(huán)然:周环规划。 〔8〕隆然:高大突现之貌。 〔9〕窬(yú):门边窗洞。隟:同“隙”,此谓道路。 〔10〕“帝诏”句:本句下自注:“太宗创立大明宫,后高宗增修,遂移仗焉。下帝谓上帝。” 〔11〕翼圣护艰:翼护圣艰,保护圣主于艰难之中。 〔12〕十有六君:自唐高祖至唐宣宗时共历16位君主。 〔13〕荡妖斩氛:荡除妖氛。 〔14〕庐陵锡武:自注:“天后即真,天下号周,废中宗为庐陵王,赐姓武氏。”锡:赐。 〔15〕庙祏(shí):藏宗庙神主石函之室。彻主:换主。 〔16〕毗辅:佐辅。 〔17〕提护:提防护卫。 〔18〕起帝仆周:自注:“五王兴,辇帝出东宫,斩贼迎仙殿,迫后归政。天后惊默还卧,明日革周复唐。” 〔19〕械:束缚。黠(xiá):狡诈。 〔20〕俾:使。 〔21〕猘(zhì):疯狗。腯(tú):肥猪。 〔22〕踣(bó):扑。 〔23〕阙:皇帝所居。 〔24〕二圣:指玄宗、肃宗。 〔25〕挈(qiè):率领。 〔26〕髯孽:自注:“谓庆绪也。” 〔27〕济逆:帮助叛军。 〔28〕两杰:指汾阳王郭子仪、临淮王李光弼。 〔29〕斮(zhuó):斩。 〔30〕蓟枭:自注:“谓朱泚也。” 〔31〕五堂:帝王宣明政教之处。 〔32〕刀剪其翼:剪其羽翼。 〔33〕殛:杀。 〔34〕革:变。 〔35〕正声:正直的言论。 〔36〕诤舌:规劝之人。 〔37〕辍:停用。黈(tǒu):黄色。 〔38〕刳(kū):剖开。沃:浇。 〔39〕正名:辨正名实。 〔40〕正刑:正当刑罚。 〔41〕当狱撤腥:《通鉴》:“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42〕螟(míng):庄稼害虫。 〔43〕渎:河渎。 〔44〕囿(yòu):养禽兽的园地。肉角:麒麟。 〔45〕旬泽暮溥:自注:“太平十日一雨,雨必以夜。”溥,通“敷”,分布。 〔46〕斗谷视土:自注:“开元中斗米五文钱。” 〔47〕怫:当作“拂”,背逆。 〔48〕正斥邪宠:正人被斥,奸邪受宠。 〔49〕徭:徭役。 〔50〕征:征收赋税。凋:凋敝。 〔51〕彗:彗星。 〔52〕沴(lì):灾害。 〔53〕坤:地。坼(chè)裂开。 〔54〕乾:天。 〔55〕“往孰”二句:日月为谁而设?因谁而缺? 〔56〕籍民:在籍之民。 〔57〕有野而蒿:田地长满蒿草。 〔58〕籍甲:在编之兵。 〔59〕垒:军事营垒。 〔60〕西垣:西部疆界。 〔61〕蹙:窘迫。 〔62〕不粒:没有粮食。 〔63〕阕:完。 〔64〕斩:截断。 〔65〕宰:宰辅。 〔66〕赫烈:光亮。 〔67〕迹结:迹绝。 〔68〕伐:功劳。 〔69〕慝:邪恶。 〔70〕昏蚀:昏暗不明。 〔71〕忠简:忠贞诚实之士。 〔72〕阖(hé):通“盍”,语助词。 〔73〕霁(jì):雨止。 〔74〕矧(shěn):况。阗(tián)阗:盛大。 〔75〕穷边:荒远的边境。 〔76〕帑(tǎng)廪:国库。如封:封藏如故。 〔77〕禁甲:军兵。狞:勇猛。 〔78〕“尚何”句:何必再征召天下人为兵? 〔79〕吁:语助词。 鉴赏 孙樵(生卒年未详),字可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隐之),关东人,大中九年(855)进士及第。官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僖宗奔岐陇,迁职方郎中。有文集十卷,其中赋三篇。他作文主张尚奇,说:“古今所谓文者,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与友人论文书》);称自己“尝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与王霖秀才书》)”,可见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承继者。然其文章并不怪奇晦涩,而是坦顺质实。 此篇据四部丛刊本《孙樵集》,个别字句据宋蜀刻本《孙可之集》及《全唐文》校改。由本文“孙樵齿贡士名,旅见大明宫前庭”之句观之,当作于大中九年于京师应进士试时。题为《大明宫赋》,实际上和一般宫苑赋截然不同,他根本不去描写宫殿池苑本身之建筑、景物,而是假借宫神与作者的对话,叙述了大明宫自创建以来发生于宫城之内的三次重大政治变故,指明今日更是田荒民凋、边蹙境缩,局势动荡不安,大唐之盛一去不返,是一曲吊古伤今的挽歌。 大中朝宦官仍然把持朝政,唐宣宗根据个人好恶残酷打击李德裕一派,朝政日益腐败,藩镇割据也依然如故。由于连年的战争,民众困苦不堪,已是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前夕。大中十三年浙东即爆发裘甫领导的起义,以后庞勋、王仙芝、黄巢起义相继爆发。作者敏锐地感觉到危机在即,即迫切希望皇帝任贤延谏,以图挽救唐王朝江河日下的趋势,又流露着面对倾颓之势无可奈何的感叹。 但是作者这一思想感情的表达颇隐约含蓄。作者先借宫神之口提出:仆周复唐、禄山叛灭、朱泚败亡是神灵之力,是神不断地以天象灾变等为开明政治现示祥瑞,为昏暗君主现示警戒。今日之民弊军虚、边危地失的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但“作者”却未让宫神继续说下去,便打断并批驳了他的政治治乱皆因神力的说法,指出治乱系于人而不系于神;又说当今形势大好,风调雨顺,财丰兵强,边地之失何足挂意!结果这些话又遭到宫神的嘲讽。文章至此结束。这样的构思与写法便使作者本人的真实思想意图交织在神与人的论辩之中,宫神自伐其功,诚然不足为训,但他的话并非全错,唐朝统治之危机四伏时人有目共睹、显而易见。“作者”批驳神力之说义正辞严,亦足以使神腼颜流汗,然为今天子所唱之颂歌却是十足的虚伪与荒谬,其遭到宫神的抑谕嘲弄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作者还是提出了一个挽救衰败之势的建议,即:任用贤哲,广开言路。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