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
释义 |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军旅之事。王昌龄原作七首,此首列第一,抒写戍边战士思乡之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这两句写戍守烽火台的战士,在黄昏时分所起的边愁。首句七字按意义的排序本应是“城西百尺烽火楼”,意即在边城之西有一座高高的烽火台,句中的“城”应该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座孤城,如凉州、甘州之类。但这个排序在平仄上为“平平仄仄平仄平”,是不协律的,经过倒置成为“烽火城西百尺楼”,平仄上作“仄仄平平仄仄平”,则不但协律,而且意义不变,还非常耐人寻味。王安石说:“诗家语必此等乃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这也是一个很好例子。 戍边战士的日常生活,一言以蔽之曰单调(李颀《古从军行》云:“白昼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而单调正是思乡的触媒。“烽火城西”二句,就层层渲染这种单调。其间有七层意思,可谓层层加码:“城西”,身在边城以外;“烽火(楼)”,正在放哨;“百尺”,地点高危;“黄昏”,是容易想家的时分;“独坐”,是孑然一身;“海风”,寒风凛冽从青海湖吹来;“秋”,秋凉季节。种种思家的因素加在一起,直令哨所战士思乡心陡起,有不可禁当之感。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句作最后的渲染和加倍的抒情。“更吹”的“更”字表明,诗中的气氛渲染将达到高潮,起码还包含四层意思:“羌笛”,传来笛声(按,有一种普遍的误读,以为是战士吹笛,这其实是不可取的,须知这是哨兵。所以只能是传来的笛声);“关山月”,这是笛声所吹的曲调(《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关山”,意味着边疆;“月”,月夜,时间较黄昏时分已有一番推移。层层加码渲染气氛,本来是七绝普遍的创作方法,然而没有哪一首七绝能像王昌龄这首诗这样,达到如此的极致。而全诗读来又浑然天成,令人叫绝。 最后的一句是抒情,这是全诗的主题句。按照前面的分析,经过那么多的渲染烘托,末句应顺理成章地写作“无奈戍边万里愁”才是。不料诗人却抠掉“戍边”二字,换作“金闺”,指戍边者家中的妻子。似乎是说,戍边者的乡愁不说也罢,今夜留守的妻子之闺思才没治哩。这是对面生情,是本面不写写背面,是加倍的抒情,使得本来已够厚重的诗意,显得更加厚重。“金闺”是一个辞藻,按理说为戍边者写沉痛之情,遣词应该朴素才是,然而诗人偏用华丽辞藻,其中包含戍边者多少浪漫之想!这个词使全诗生色。“万里”是强调空间距离,加重了“愁”字的分量。“无那”即无奈,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样的负疚口气,然而戍边者何辜之有!诗中措辞,耐人寻味。 明陆时雍论王昌龄七绝,谓之“绪密”“有奇涧层峦之致”,就指出了他重视艺术构思,做到了针线细密,含蕴深曲的程度。清潘德舆论七绝专重一“厚”字,可以说,王昌龄就是深得“厚”字诀的“七绝圣手”。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