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吕·珠履曲】咏剡溪棹雪咏剡溪棹雪 朱有燉
释义

【中吕·珠履曲】

咏剡溪棹雪〔1〕

朱有燉

乘兴去虽然美话,兴阑归也自由他,着梢公〔2〕怎地不嗟呀?忍着饥催去棹,捱着冷又还家,把一个老先生埋怨煞。

注释

〔1〕 剡(shàn)溪:水名。曹娥江的上游,在浙江嵊县南。棹,本指摇船的工具,这里指船。

〔2〕 梢公:即艄公,掌舵的人,泛指撑船的人。

鉴赏

此曲咏晋王子猷(字徽之)之事。《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居绍兴,夜雪初霁,他忽然想起住在剡溪的朋友戴逵(字安道),于是就连夜乘船去找他。撑船的老人辛苦了一夜,终于把他送到了戴逵的门口,可是王子猷却不进去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呢?

此曲前两句,作者以十四字交代了王子猷访戴这个故事。从“乘兴去”“美话”,我们可以知道此故事作为魏晋知识分子放诞行为的代表,一直被视为美谈而加以标举。但是,朱有燉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故事,专抒艄公的心理。首句一个“虽然”即蕴含了作者的否定态度,而由次句“兴阑归也自由他”,我们亦不难体会出他的讽刺之情。王子猷睡了一觉后,喝了几大杯酒。酒酣之际,游兴大发,灵机一动,要去找故友谈谈心,当夜便催促艄公驾船而往。我们可以想象,他披着裘衣安安稳稳地坐在船中,作几首诗,喝几口酒,好不自在快活!而艄公却不是这种情况了,他得空着肚子,冒着风雪,费力地划着桨。终于到目的地了,还不能休息,又被立刻催着往回走。他又冻又饿,浑身乏力,试问这份苦差使,他又如何不会发些牢骚呢?此曲作者活用典故,将曲子的重心放在了撑船的老人上,一句“着梢公怎地不嗟呀”,让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那位“梢公”(即“艄公”)在船头絮絮叨叨地抱怨,进而体会到了撑船老人的无奈与艰辛。同一件事,在士大夫文人眼中是“任诞”,是“风雅”,在艄公眼中则是“受难”,是“折磨”。千古美谈建筑在艄公的痛苦上,我想,这是那位雅兴突起的名士所意想不到的吧?

此曲语言自然而幽默,以世俗平凡人的眼光来看待“雪夜访戴”这段佳句,可谓是别出心裁,富于趣味。同时,朱有燉能够注意到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小人物,以同情的笔调来写他,给士大夫文人的逸事一个深刻的讽刺,这是很有意义的。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7: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