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临楚江赋 谢朓
释义

临楚江赋

谢朓

爰自山南〔1〕,薄暮江潭。滔滔积水,袅袅霜岚〔2〕。忧与江兮竟无际,客之行兮岁已严〔3〕。尔乃云沉西岫〔4〕,风荡中川。驰波郁素,骇浪浮天〔5〕。明沙宿莽〔6〕,石路相悬。于是雾隐行雁,霜眇虚林〔7〕;迢迢落景〔8〕,万里生阴。列攒笳兮极浦〔9〕,弭兰鹢兮江浔。奉玉樽之未暮〔10〕,餐胜赏之芳音。愿希光兮秋月〔11〕,庶永照兮遗簪。

注释

〔1〕爰:语首助词。山南:荆州。

〔2〕霜岚:秋山雾气。

〔3〕严:肃杀。

〔4〕岫:山谷。

〔5〕驰波:奔流着波浪。郁素:盛多而洁白。骇浪:大浪。

〔6〕明沙:浮出水面的沙滩。宿莽:草名。

〔7〕虚林:落叶林。

〔8〕落景:落日。

〔9〕攒笳:聚积丛生的荷茎。

〔10〕奉:举。

〔11〕希光:所企望仰仗的(别人的)光辉,俗曰“借光”。

鉴赏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齐时的著名诗人。因与晋宋之际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同族,所以后人称之为“小谢”。他曾担任过宣城太守,后人又称之为“谢宣城”。今有《谢宣城集》五卷传世。谢朓为“竟陵八友”之一。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历任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太子舍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萧衍辅政后,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诰,后为中书郎、宣城太守。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出为晋安王镇北咨议、东南海太守、行南徐州事,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时,始安王萧遥光谋反,朓不从,受诬下狱而死,年仅36岁。

谢朓少好学,文章清丽。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具体实践了沈约所提出的新体诗的理论主张,短诗写得尤为出色,在永明诗人中,成就是最突出的。他的辞赋现存九篇,大都写得精工婉丽,其中以《临楚江赋》和《游后园赋》写得最好。

这篇赋就是他被召离开荆州、由长江准备乘船返回建康时所写的。这是一篇抒情小赋,只有一百多字,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作者独特的美学追求。

首先,表现在作者以景语作情语,借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他对仕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心情。如:“尔乃云沉四岫……万里生阴。”这里的景色由近及远,由动及静,描绘了长江浩大壮阔而又惊险的气势,和在秋气笼罩下落日后的阴冷气氛,与谢朓曾经描写过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长江春景截然相反。既是实景,又是作者感情的外物化。谢朓一生游宦于诸王官府之中,浮沉于政治漩涡之内,对官场的腐败及险恶有深切的体会,况且,这次建康之行,正是遭受诬陷的结果。因此,借长江险恶的风浪抒发心中的不平是很自然的。这种以景语作情语的美学追求,还可在谢朓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这样的写景名句,表面上是写建康附近长江一带水路的开阔气象,廓落壮美,但景中却包含着对建康的依恋之情。本来天际之舟是无法辨别去向的,然而作者就认定为归向故乡的船,这就把感情表达出来了。所以,谢朓这种美学追求,可以说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的境界。

其次,是《临楚江赋》的“圆美流转”。本来“圆美流转”是诗人的美学追求。歌德说:“诗人赋物,如水掬在手,自作圆球之形。”白居易说:“冰扣声声冷,珠桃字字圆。”(《江楼夜吟元九律诗》)苏轼说:“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新渡寺席上次韵欧阳叔弼》)苏辙说:“余少作文,要使心如旋床。大事大圆成,小事小圆转,每句如珠圆。”(苏籀《双溪集》附《栾城遗言》)然而,最早提出“圆转流美”的美学要求的正是谢朓,他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载沈约引谢朓语)并把这种美学追求运用到创作中。在《临楚江赋》中,首先表现在结构上。李浮侬说:“谋篇布局之佳者,其情事线索皆作圆形。”《临楚江赋》开篇写离开荆州来到长江边上,然后抒写长江的景色及江边的游兴,最后面对江上的秋月,祝愿荆州的友人健康长寿,其思路正是来个正、反、合,表现了结构的圆美流转。其次体现在声律上。他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到该篇的写作上,注意虚实对仗。句型以四六句为主而有所变化,使节奏毫无阻滞之感。在音韵方面,开篇用覃韵,中间换侵韵,最后又用覃韵,韵律上正好也是正、反、合,读来铿锵和谐,朗朗上口,如珠之圆,如玉之润。沈约曾写诗赞道:“吏部(谢朓当过尚书吏部郎)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朓》)这个赞美,是正中肯綮的。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