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释义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蓬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鉴赏

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这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汤式的《京口夜泊》,运用朴实而又秀雅、通俗而又凝练的语言,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体现了散曲“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的特殊风味。

汤式生于元末,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5)尚健在。“京口夜泊”,当写于他在元明之交流离江湖之时。

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与汤式的故乡宁波相隔遥远。首二句分别从空间(“一千里”)和时间(“数日程”)上,极言游子与故乡的遥隔,从而逼出了“倚篷窗自叹漂泊命”的深沉喟叹:命中注定一生流离无定,怎不令人自怨自叹!

怀着如此惆怅抑郁的心情,作者本已辗转反侧,难以成寐,更何堪“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整整一夜,此起彼伏,声声叩击心扉!古代城楼上多建鼓楼,用以报时,每一更(两个小时)击鼓一次,所以“一更”又称为“一鼓”。鼓声频催,使人易生光阴蹉跎的感慨;而阵阵浪声,则使人产生世途“风波恶”、人间“行路难”(见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的浩叹;山顶钟鸣,夜深人静,更激起凄凉惆怅的落拓情怀。诗人以鼎足对,押同字韵,将鼓声、浪声、钟声声声逼人的效果表现得十分强烈。末二句明言愁多且深:“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梦难成”,言愁之深;“相并”,言愁之多。在漫漫长夜里,鼓声、浪声、钟声,搅动了一腔愁绪。无限身世之感与思乡之情,本来只有在睡梦中才能解脱,也只有期待在睡梦中暂时忘却一切,可现在却连梦也做不成,只能沉溺、挣扎于现实情怀中,其悲其哀,更深一层。

全曲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渲染寂寞凄清的气氛,表达了失意惆怅的情绪。四、五、六三句语面平淡而意蕴深永,既有“寺楼钟第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宋陆游《渡浮桥至南台》)的人生感怀,又有“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宋刘一止《梦横塘》)的身世慨叹,发人遐想。另外,全曲除第三句外,通篇皆用对仗,显得语句工整凝练、音节和谐。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