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鹧鸪天 辛弃疾 |
释义 | 鹧鸪天 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鉴赏 这是一首著名的农村词,大约也是词人带湖闲居时期的作品。 上片写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景物:田头的桑树已冒出嫩芽,邻居家养的蚕已经孵化出幼蚕了。“些”,句末语气助词。在长满细草的平坦山坡上,关了一冬的小黄牛乍见春草,欢快无比,一抹斜阳,照着略带春寒的树林,几只寻找栖宿之处的乌鸦正在林子上空飞翔。在这里,柔桑、嫩芽、幼蚕、细草、黄犊,都欣欣向荣,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些景物可以使人联想到农村男耕女织的劳动生活,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因此,作者虽然在词中也写了斜日、寒林、暮鸦,但却没有萧瑟的气象。恰恰相反,由于词人把这些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全词生活气息更加浓郁,从而十分逼真地描绘出了一幅江南农村的图画。 过片虽然仍为写景,但大处落墨,笔势跌宕。远近连绵的山峰,眼前纵横曲折的道路。这两句信口说来,表现出词人在山间悠然信步、游赏美景的神情。“青旗沽酒有人家”,可以以酒助兴,也是景色中不可缺少的一笔。最后两句,用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作对比:城里的桃花、李花生怕风吹雨打、飘零殆尽,因而老是发愁;而农村的荠菜却生机旺盛,迎着春风,把白色花朵开遍溪头,明媚的春光只有在这里才充分地显露出来。表面上看这两句仍属写景,实际上显然有着象征意义,含蓄地点出了这首词的主题。不但赞美农村比城市有生气,而且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在朝廷上做官,享受荣华富贵,就像桃花、李花那样娇弱,经不起风雨打击,经常担惊受怕;倒不如在农村里闲居,就像野荠菜那样不怕风吹雨打,自由自在,才是有生命力的。联系这首词作于辛弃疾被谗罢官以后,更可见出词人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词题作“代人赋”,可能有劝慰别人的意思。但主要是作者以此自慰。这两句是辛词中的名句,兼议论、抒情于写景之中,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词人的志向和胸怀。 整首词洋溢着浓烈的农村生活气息和青春的活力。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和对农村的热爱,是写不出来这样的农村词的。全词都用白描手法,上片细腻描绘,下片粗线条勾勒,粗细结合,跌宕多姿。结尾用对比、象征手法,意味深长。是稼轩农村词中的佳作。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