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蜀先主庙 |
释义 |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鉴赏】此诗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821—824年)时,过蜀先主刘备庙而作的怀古诗。其意不仅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更在于借古讽今,表达对国事衰祚之下君王不思进取的深深忧虑。 首联以大气弘阔之笔,赞誉曾经开创一代基业的天下英雄刘备。当年刘备气冲牛斗,豪气干云,其英雄气概充溢天地,千秋万代以来,一直令人肃然起敬。用“天下”与“千秋”相对,从空间与时间的视域彰显出刘备的英雄气概。诗人伫立于刘备庙前,联想起当年曹操与刘备相会时留下的千古名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不免思绪万千,胸怀澎湃,千年以前的“英雄气”如今“尚凛然”,这是何等的叱咤风云与英雄气象! 颔联以精当传神之语归纳总结出刘备的丰功伟业。“势分三足鼎”,指的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业复五铢钱”,则借汉光武帝重铸五铢钱之事,暗喻刘备渴望光复汉室之壮志。此二句对仗工整,用典贴切,看似互不关涉,却自成巧思,浑然一体。一“分”一“复”间,刘备的千秋大业与英雄形象呼之欲出。 颈联则以诸葛亮与刘禅事,表达对刘备功业未成、后嗣不肖的叹息。当初,刘备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蜀汉红红火火的基业,现如今,继位的儿子刘禅,却没有其父之贤明大志,整日里无所事事,追求享乐,最终导致蜀汉覆国。此二句,以诸葛亮的兢兢业业与刘禅的浑浑噩噩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凸显历史的悲剧效果,令人警醒。 尾联则选取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来展现后主刘禅的不肖与麻木。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刘禅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与之宴饮,专请蜀国的女乐歌舞表演,旁人皆为之感伤,而刘禅却喜笑自若,乐不思蜀。此处,以蜀妓之凄凉,反衬出刘禅之麻木,其讽刺意味愈发浓厚。 从全诗的谋篇布局看,首联、颔联写功业,颈联、尾联写人事,颔联与颈联承前启后,脉络清晰,深得五律之精妙。此外,就风格基调而言,前两联写伟业盛世,何等英雄气概! 后两联写衰亡败国,何等庸碌昏聩! 一盛一衰之间,全诗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作者慨叹与警戒后人的意义便愈发显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评刘禹锡诗曰:“皆雄浑有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此言不虚。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15-216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