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卖胡粉女 刘义庆
释义

卖胡粉女

刘义庆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1]。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乃相许以私,克[2]以明夕。

其夜,安寝堂屋,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把臂曰:“宿愿始伸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所以,因遁去,明还粉店。

至食时,父母怪男不起,往视,已死矣。当就殡殓,发箧笥[3]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之,手迹[4]如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曰:“妾岂复吝死[5]?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抚之恸哭曰:“不幸致此。若魂而灵,复何恨哉!”男豁然更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子孙繁茂。

〔注〕

[1]胡粉:用来搽脸的一种脂粉。

[2]克:约定。

[3]箧笥(qiè

sì):小竹箱笼。

[4]手迹:此处指包装的样式、痕迹。

[5]吝死:怕死。

本篇选自《幽明录》。

这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爱情小说。一个富家子弟爱上了一个卖胡粉的女子。为了相见,竟天天去买胡粉,这一片至情和执着的追求,打动了卖胡粉女子,相许以私。幽会之时,男子兴奋之极,欢跃而死。女子临尸尽哀,男子又豁然更生,二人结成美满夫妻。作品反映了普通人的爱情观念,富于生活气息。

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刻画十分鲜明。富家子虽“宠恣过常”,却不骄横。对卖胡粉女子一见钟情,总是得粉便去,并无轻薄言行。因为压抑过久,期盼太甚,才有乐极生悲之死。作者也因此将其志诚痴情渲染到了极点。这种志诚痴情是中国古代爱情小说戏曲男主人公常见的性格特征。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阿绣》也描写一少年因爱慕卖杂货女子,不断去购物的情景,显然就是承此而来的。

卖胡粉女子是普通市民,面对富家子的追求,开始“深疑之”。听到富家子诚恳的表白,就“怅然有感”,马上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而情人暴死的意外打击,又使她很“惶惧”。可以想象,当时她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但是,当富家子父母来追问时,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哭着承认了全部事实。面对官府,她更坦然地说:“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这又表现出一种勇敢。其心理性格的发展,波澜起伏,有迹可循。

一般说来,魏晋南北朝小说多粗陈梗概,人物心理表现得往往不甚清晰。而本篇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特别是能以不足千余字的篇幅,细致入微地描写两主人公复杂的感情及其变化,确实出乎同时作品之上。而这恐怕又与作者创作意识有关,本篇不像当时许多作品那样,刻意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真实姓名,也没有声明是从何处听来的。唯其如此,它更像一篇小说。

(刘勇强)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