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河传 韦庄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河传

韦庄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本词为花间词中少有的怀古词。词牌《河传》据《碧鸡漫志》卷四引《脞说》所云,乃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制。韦庄此词正与调名本意相关。它以炀帝幸江都史事为题材,在时空穿梭中寄寓兴亡之感。

词之开篇以“何处”领起,深沉凝重,掷地有声。似乎此问答案中那即将登场的地点将承载词人心中无限感慨。这是怎样的一个处所呢?烟雨、春柳等景物意象陆续登场,一幅隋堤春暮图便浮现出来。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载:“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由此,这个处所原是隋代的历史遗迹。隋朝是一个灿烂却短命的王朝,它留下的众多风光盛事与其制造的苦难罪恶难分伯仲,引得后人遐思万千。这条植柳的隋堤,也成为众多文人骚客寓情的载体,如白居易有《隋堤柳》诗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刘禹锡《柳絮》亦云:“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韦庄笔下的隋堤,那葱茏青翠的柳色已被迷蒙的烟雨笼罩,带有一种如梦似幻的飘忽美。这种飘忽很能给人一种怅惘迷幻的感觉,人的思绪好似就要随着这份迷幻渐渐荡离现实,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已经消逝的古代。词作由此顺畅地过渡到对炀帝幸江都历史盛事的勾绘。“画桡”“金缕”“翠旗”是从颜色上着力渲染炀帝游船的金碧辉煌。华艳的旗帜在香暖的熏风中翻飞飘扬,明灿耀眼的船身和亮晃晃的水波相互映衬,神光离合,形成一片如梦境般瑰丽的境界。梦境之中,历史人物穿梭往来。据《隋遗录》及《开河记》所载,炀帝曾强征民间少女作殿脚女,为其牵挽龙舟彩缆;又令宫女袁宝儿等持花,称司花女。两件艳事在炀帝身后脍炙人口。韦庄将其化入词作,词的下片勾勒出一幅奇异妖冶的图画:龙舟之下的江岸上,众多娇媚的挽舟少女正匍匐前行;龙舟之上,志得意满的君王正醉眼蒙眬地欣赏着身侧司花宫妓的翩然风姿。图画表面有多少香艳与风流,图画底下就有多少黑暗与罪恶。历史中的人物也许就是沉醉在那喧天的鼎沸中,不知不觉地滑向覆灭。炀帝的龙舟最终抵达江都,这里的迷楼是炀帝投入数万人力,耗费巨资,经数年方才建成的宫殿。它“千门万户,上下金碧”,炀帝曾自诩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迷楼记》)它俨然是隋王朝强盛国力的一种象征,当然也是炀帝恶迹的罪证。在这里,他和他的嫔妃大臣们不知留下多少醉生梦死的故事。正是这些醉生梦死,将隋王朝拖入了灭亡的命运。如今,一切繁华、一切风云变幻都已烟消云散,陪伴迷楼故迹的,只有那静静流淌的淮水和夜空的圆月。淮水与夜月,皆是清冷之意象,它们和词作中盛景喧天的历史画卷显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词作由此发出“古今愁”的深沉慨叹,三个字中蕴含着欲说还休的浓浓怅恨。汤显祖曾评之曰:“感慨一时,涕泪千古。”

全词跌宕起伏,始而凝重,继而迷离,中间富丽,收尾空幻,历史兴亡之慨在盛衰对比和虚实映衬中油然而生。身处唐王朝覆灭时代的韦庄作下此词,显然和其诗《台城》一般,皆有借咏史伤悼时事之意。词中追怀隋事一段,虽仍有花间刻金镂翠之特征,但由于完全被统摄在今昔盛衰对照之中,不仅无浮泛之嫌,反而更见笔力之深沉,故《白雨斋词话》称此词为《浣花集》中“最有骨”者。

(韦 乐)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