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河渎神 张泌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河渎神

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河渎神》原属唐教坊曲名。唐词多缘题而赋,《河渎神》即用以咏鬼神祠庙。张泌这首词从河畔神祠的角度对眼前景色进行描写,勾勒出一幅素雅的秋江图。上片的开头两句,“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是典型的祠庙外围景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笔锋转向楼阁。“画阁”,是指镂画彩图的楼阁,这是庙中供奉神像的地方。“昼灯”即神前的长明灯。时正当午,阳光透进薄纱窗,挂着的珠帘在屋内留下一条斜斜的影儿。这里,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物,可是“画阁珠帘”数语,已经意味着其中有人物在。至于是神是人,或是人化了的神,迷离惝恍,未可根究。这种手法,大抵源于《楚辞·九歌》。下片是从这位画阁主人观景的角度来写的,同样没有写人,而字里行间却能体会到,作者的笔下是一种倚楼眺望的景致。“门外”是祠庙之外,行客过往匆匆,江中的风帆片片逐去。这两句写得很美,尤其是“翩翩帆落天涯”,形容船只渐渐远去,似乎落到望不见的天边,不露痕迹地反套了李白《望天门山》诗中“孤帆一片日边来”。“祈赛”,是古代人们感谢神灵保佑的一种祠祭活动,盛行于南方。“祈赛客”,是对专程前来祭祠的香客的称呼。如果说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那么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黑夜笼罩着江上,白天热闹的景象已经消失;隔岸遥观,只能隐约见到星星点点的稀疏灯火——俨然又是一幅秋江晚景的画图。前人特别称赞这两句词,认为“与首二句同一萧然其为秋也”(见《栩庄漫记》)。可惜,这只道破了一层意思。更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前后两句的鲜明对比。前者尚有一些热闹,后者则显得清冷、萧疏,从景色的变换中,我们不难想象,那位倚楼人伫立凝望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从日午时分直到夜幕初降。他究竟在观望什么?仅仅为了欣赏江景吗?作者全词的主旨,正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写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寓情于景”。张泌这首词正是如此,全词借萧疏的秋景抒发了一种惆怅的心绪,充满了淡淡的忧愁。稍稍细嚼一下,就不难发现,词中的主人公始终处于孤独的境地,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保持着距离,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那斜晖下的帘影、渡头稀疏的灯火都增添着孤寂的气氛。过往的行人、船只来去匆匆,而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丝毫也没有卷入生活的洪流中去,陪伴他的只是孤独和寂寞。不过,作者对这种惆怅的心绪并不用铺叙的直说,而是表达得曲折委婉,含蓄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巧妙的拼接,令人感受到这种惆怅的心绪。从字面上看,句句写景,而前后呼应,由近及远,又处处在写人,写人的感情。词的最后,经过几番静和动的交替,终于又点出了原有的寂寞、宁静和萧条,语尽意未尽,颇有唐人所推崇的意境。借景写情,正是这首作品成功的秘诀。此外,作品的语言体现了词人近似于韦庄的自然、疏朗风格;尤其是下片,写景之语虽平常,却能翻出未经人道的新意。

(朱金城 朱易安)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