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满江红

戴复古

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旁、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一阕《水调歌头》的词作,《满江红·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此前后,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矶(又叫赤鼻矶),虽有人考证这里不是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此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大江东去”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发思古之幽情,继苏轼之后,再写一篇赤壁怀古词。

苏轼是词坛巨擘,后人再写《赤壁怀古》,要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兴叹的感觉。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显得起势平平,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魄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真实而又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寂寞,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怒不可遏了。“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用“今如许”三字陡然转折,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日非,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数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追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那次战役,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役。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忧国伤时的感慨:“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多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它们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这首词,风格豪放、劲健,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时见浓染之笔与用力之处,平中见奇。清人纪昀很欣赏这首词,认为其“豪情壮采,实不减于(苏)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刘文忠)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7:11